liberal Translation: 意译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翻译概述 | ||||||
翻译概述--Part I 课文学习--第五页
( Some Views on Translation in General ) |
||||||
2、“通顺”标准 所谓的“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汉语的表达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没有语言晦涩难懂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到“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为编撰、乱译。 因为翻译是第二度的创作,它原有的思想并不是发自译者心中,而是外国作家,所以说,一方面受着原文的拘束,另一方面还要以同一思想用本国文字重新表述出来,和原作者的心理及写作风格相同,也就是说在原文的再创作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弄清原文中的翻译难点、外国名字、历史背景等问题,然后就以句子为单位,明白整句的意义并准确的体会,使译者能找到一个正确的翻译基调,然后按照总的意义再根据本国语言的语法习惯把译文重新表述出来。从而达到“通顺”的标准。 3 、“美”的标准 (beautiful) 以上我们讨论了在“忠实”条件下“通顺”的标准,是就文字方面论述译文必须“忠实”和“通顺”,但在翻译文艺作品时,我们也必须兼顾一下“美”的方面。理想的翻译家应把翻译工作当成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去爱翻译工作。 (trans l ation as a fine art) 因此在翻译诗文、小说之类书籍时,除了“忠实”、“通顺” 的标准以外,还必须注意一下文字之“美 " 的问题。 有人说,文章之“美”,不在于质而在于体。体就是艺术风格问题。所以说,在翻译艺术文时,能体现原文的艺术风格和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一样重要。不但要注意其说的内容是什么,而且 还要注意怎么说 —— 艺术风格问题。每每对于我们所喜爱的艺术作品,无论它所表述的是什么内容,每次都爱不释下,就是因为我们所喜爱的是那位作者的艺术风格、个性而己。因此在翻译艺术文时,必须先确定作者的艺术风格,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水平极力发挥,从而译出文章之“美”来。 因为翻译是一项很艰苦的实践工作,它需要我们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知识。①广泛的知识:要有丰富的本族语和外语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地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②对原作的理解:知识越丰富,我们对原文的内容理解也就越深刻,要透彻、深入地掌握原作的思想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边翻译边研究,不懂勤问、勤学习。③汉语的表达:要做到文从字顺,合乎汉语的习惯,力求准确、鲜明、生动,避免陈词滥调。只有具备以上三方面的水平,在翻译过程中才能达到“忠实”、“通顺”、“美”的三大翻译标准。比如说我们翻译一本关于十六世纪生活的书,如果我们不研究那一历史阶段,就无法理解这本。除了研究要翻译的这本书之外,还要读许多其它方面的书,从而了解各种事物在当时的名称以及其后来的发展变化。掌握这些内容之后,我们再把它翻译为符合汉语表达的正确的译文。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 5.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Practicall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ranslation. One i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other is free translation. In fact, the two methods are both necessary. Sometimes you may use the method of literal translation, sometimes that of free translation, and sometimes both of them must be employed together.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 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re exist dissimilarities or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artistic devices, free translation should be employed. We can hardly say which is preferable: literal translation or free translation. Each has its merits and defects. Some people prefer literal translation. Mr. Lu Hsun represents this class of translators. He said, “Rather to be faithful (in thought) than smooth (in language).” And he did as he said. Others like free translation. Mr. Yan Fu had many classical works thus translated, such as The Origin of Species , The Wealth of Nations . These are good examples of free translation.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是翻译过程中所必需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两千年来贯穿着西方译论研究史的主线主要是文学派和语言派的冲突,而“直译说”与“意译说”则是我国翻译研究史上交锋的主题。在我国翻译界,“直译派 ” 与“意译派”的争论由来已久,主张直译的人强调尽量保存原文的语言形式,主张意译的人则强调尽量使用译文语言的表达形式。 所谓直译,一般来讲是指翻译时尽量要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同时语言也要求流畅易懂。而意译则以意义为根本,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它并不太注重原作的形式,包括句法结构、用词、比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段。直译与意译实际上用哲学的辩证观点来看,二者是没有明显界限的,更不应该将二者截然区分开来,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讲直译,实际目的应是尊重原著,意译的作用不过是为了帮助对原作的了解,帮助原意的正确传达,同时也是帮助直译的成功。我国翻译界前辈 朱光潜 教授更是直言不讳的说:“直译与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存在,重视的翻译必定要能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思想情感与语言是一致的,相随而变。一个意思只有一个精确的说法,换一个说法,意味就不完全相同,所以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词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这就是说,直译与意译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存在于对应的统一中,缺一不可。一般来说,神形皆似的译文通常是直译的结果,因此译者在酝酿表达的过程中,应该先从直译试起,如果直译能晓畅达意,则坚持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完全达意,则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所谓直译法,就是不仅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但是当直译行不通时,译者也要知难而退,转而采取意译法,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翻译创作的时候,不应是中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而应以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为主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