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语篇翻译 | ||||||
语篇翻译--Part II 补充阅读--第一页
|
||||||
语篇 ( 或称篇章 ) 是交际功能上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言片段。它不只是一连串句子和段落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结构完整、功能明确的语义统一体。语篇的表现形式很灵活,长的可以是宏篇巨著,短的可以只有一个词。如在机场出入境处,海关人员对旅客说:“护照 (passport)?” ,于是旅客出示自己的护照。这便是一个结构完整、功能明确、语义清晰的语篇。 语篇的结构因文体不同而不同。汉语的文体分两大类:实用性文体和文艺性文体。实用性文体有书信、便条、电报、公文、广告、启事、书信、说明书、科研报告、法律条文等,文艺性文体有诗歌、小说、散文、曲艺和戏剧等。英语的文体可分为六大类:新闻报刊、论述文体、公文文体、描述及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和应用文体。 译者应培养语篇意识,即译者把握全局的意识。翻译总是从句子译起,将句子译得通顺、地道是翻译的基本功。但是翻译不是句子的简单组合,实质上都是超句式的语篇材料。因此,翻译时应着眼于整个语篇,把握其主题,分析其文体类型、交际功能及风格特征,力求使译文在文体、功能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获得与原文相似的整体效果。在语篇层次上,衔接和连贯是非常重要的。将单个的词和句子译完以后,不论译得多么好,也不等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语义逻辑的连贯,直接关系到原文主题、风格、功能的再现,是判断译文好坏的重要尺码。忽略这些因素,译文会出现文理不通、支离破碎的现象。因此,翻译时要考虑英汉语篇结构的不同,尽可能将两种语言不同的承转和逻辑关系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从而使译文更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地再现原文的风貌。试看下例: The car and the television set and the growing volume of office work may well have produced the most literally sedentary population human society has ever known . But at the same time , diets stuffed with the proteins and calories needed for a lumber man or a professional boxer have become prevalent . Everywhere high meat consumption demands grain-fed animals . Meanwhile, what little grain we do eat through bread usually has little nutritional value and roughage , since these are removed when the flour is refined . Thus , the human bowel is deprived of the fiber it requires to function easily . The eating of fresh vegetables which also give necessary fiber—has fallen off by a third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 Processed , defibered products have taken their place . The results are literally apparent . In all developed nations , obesity and diet-related i11nesses are now a major medical problem . Many medical experts are now agreed that , with fat , sugar , cholesterol , refined grains , food additives , and the general absence of roughage , modern citizens are literally-via heart attacks and cancer—eating and drinking themselves into the grave . 译文:小汽车的使用,电视机的普及以及不断扩充的写字楼文案工作,可能已经造就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名符其实的“久坐之族”。而另一方面,这样一种现象也变得司空见惯,即常人一日三餐所摄入的蛋白质和卡路里都要相当于一个伐木工人或一位职业拳击手每天的需要量。到处的肉类巨量消费均对食粮牲畜增大了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自己的粮食消费量却极小。面包作为我们的主食,营养价值微乎其微,而且几乎不含什么粗糙物.因为这些都在面粉精制过程中被去掉了。这样一来,人的肠子的正常功能就因缺少其所需的纤维物质而受影响。新鲜蔬菜也含纤维,但在过去的 50 年间,新鲜蔬菜的食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加工去掉纤维的食品。其结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所有发达国家中,肥胖症及与饮食有关的疾病现已成为医学的一大难题。许多医学专家现在都一致认为,由于脂肪,糖,胆固醇,细粮,食物添加剂的大量食用,而总体上食物中又缺乏粗糙物,现代公民们就是这样一日三餐,不知不觉地患上心脏病和癌症,最终命赴黄泉,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 同一单词或同义词重复是英汉语都使用的衔接手段,但在互译时,往往需要根据各自语言结构的不同要求和具体语境的需要对它们作不同的处理,从而使译文充分传达原文的神韵 ( 而不是简单的词句的忠实 ) ,增加译文的色彩和可读性。上述译例中同一单词 literally 重复出现三次,汉译时,译者分别将其译成“名符其实”、“有目共睹”、“并非言过其实”。从单句层次上看,这种译法似乎和 literally 的辞典释意相差甚远,显得过于大胆。但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处理不仅符合原意,而且充分照顾到了语篇的连贯,可以说是意到神随的佳译。除此之外,译者还利用了一些其它的衔接手段来再现原文的逻辑关系,如在“其结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 后面用冒号;“新鲜蔬菜的食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与“取而代之的是…… ” 之间用逗号衔接;将 which also give necessary fiber 提到句首翻译,从而使上下文的衔接更加紧密,语义更加连贯等等。这些译例若是在单句的翻译中,处理手法可能会不同。由此可见,翻译时从语篇全局出发,注意把握语篇的文体、风格、逻辑、功能,对忠实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再现原文的风貌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常交际中,由于交际目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体,它们在选词、造句、谋篇等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也会造成翻译方法及策略的不同。文体的划分,不同的教材有不同划分方法。根据刘宓庆的《文体与翻译》一书,文体可分为新闻报刊文体、论述文体、公文文体、描述及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和应用文体。各种文体的翻译讨论起来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我们这里将主要讨论论述文体和描述及叙述文体的翻译,即散文的翻译。 散文是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它选材广泛,结构灵活,表现手法多样,如叙事、抒情、议论等。散文的篇幅一般不长,不要求有完整的情节,语言通常也不受格律、节奏、韵式、段式等的限制。但这并不是说散文语言没有节奏。散文在抒发感情、表达思想时,通过词、语调和节奏,不仅可供阅读,还可供朗读和听赏。语调和节奏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由相应的句法结构组成。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原作中用文字形象表达的意思、节奏、语调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在《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一书中指出 : “文艺言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顺序是这样的:作家的思想表现在文字形象以及一定的语调和节奏结构上。每个句子由若干语调 - 意群或若干句素组成。它们的意义并合构成句子。文艺翻译的过程也是根据这个模式进行,但它的特点在于译者不能机械地重复创作过程的所有阶段:把通过文字形象表达的原作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同时要有相应的语调、节奏和句构。但在这种情况下,对应是指功能上的相似,而不是仿造,因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调、节奏和句构,翻译时必须予以考虑,以便再现原作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