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语篇翻译 | ||||||
语篇翻译--Part II 补充阅读--第三页
|
||||||
节奏和语调是分不开的,它是语调的组成部分。朱光潜曾说过,“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最重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需要注意的是,散文的节奏和诗歌的节奏不同。诗歌的节奏靠叠句、同音、行内韵、叠韵等手段构成,而散文的节奏则靠意义重音的重复出现、语调升降的顺序、句子的对称和句素的排列次序构成。请看下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朱自清:《荷塘月色》 )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通过对夜访荷塘所看到的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又喜又忧,还夹杂着某种焦虑的感情。整篇文章的节奏是缓慢的。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一书中说,节奏主要见于声音。上例中“曲曲折折”、“田田”、“亭亭”都起到了放缓句子节奏的作用。下面我们看两个译文: 译文 1 : On the uneven surface of the pond , all one could see was a mass of leaves , all interlaced and shooting high above the water like the skirts of slim dancing girls . 译文 2 :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 1ike the skirts 0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 在译文 1 中,译者主要使用了单元音/ u /和短辅音/ p /,/ d /和/ k /,阅读时,我们的发音器 官发紧,原作的情感移植效果大大降低。而在译文 2 中,译者更多地使用了长元音/ɑ :/ 和/ i: /,响辅音/ l /,半元音/ w /和塞擦音/ e /,这些音一起拉长了阅读的时间,而且发音器官比阅读译文 1 时更加放松,两个因素结合,共同再现了原文的语气节奏,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意旨。 从词的层次看,“曲曲折折”、“田田”、“亭亭”是叠词。其作用有二:一是拉长声音,放缓节奏;二是强调荷塘形状的蜿蜒和错落有致,荷叶的浓密和一望无际,舞女身材的秀美和仪态典雅。译文 1 分别用了 uneven surface , a mass of leaves 和 slim 。先说 uneven ,除了“凹凸不平”、“参差不齐”外,不具备任何艺术的美感;其次 mass 一词可能会令我们联想到“混乱无序”,完全没有一望无际的荷塘带给我们的审美情趣;再次, slim 除了在读者面前呈现舞女苗条的身材外,不能再现其典雅的仪态;最后,在句式结构上,原文为四个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而译文的后半部分过长,读起来比较费劲。再看译文 2 , winding stretch ,简单的两个词,一幅蜿蜒曲折、一望无际的荷塘夜景立刻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次, silken 让我们想到美丽、招人喜爱的丝绸,原文的美学情感得到忠实的传达;再次, in a11 grace 表面上看并没有将原文“亭亭” ( 形容美女身材细长 ) 的表层意思译出来,但却将原文的深层含义 ( 美好、典雅 ) 十分传神地再现出来.在更高的意义上忠实了原文;最后,句式结构上,译文 2 巧妙地在 surface 与 like 之间用了一个逗号,使译文在此略作停顿,增加了节奏旋律,而且 surface 和 grace 押韵,可谓意、形、音三美兼得的佳译。 散文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其语言基于活的口语,其节奏是大自然的回音。在翻译散文时,除考虑原文信息功能的忠实传达外 (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 ,还要考虑散文固有的表情、美学、祈使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知识和创作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