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综述
本人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76年高中毕业后下乡。1977年考入鞍山市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鞍山市第十五中学任英语教师。1981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科研方向为西方文论、英美文学、英美诗歌,出版有专著、译著、论文等。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国家基础教育中心项目。
现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兼英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主要学习简历:(含国内外访学) 1978年-1979年鞍山市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
获毕业证书。1981年-1985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获学士学位。1988年-1988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获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广州中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获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英语系
富布赖特访问学者。1998年-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学院
访问学者。
主要工作简历: 1979年-1981年鞍山市第十五中学
英语教师。 1988年-1995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助教、讲师。 1995年-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副教授。 2000年至今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教授。
社会学术兼职 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文学学会理事。
教学工作(近三年) 主要讲授课程: 本 科: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美诗歌、报刊选读、英语散文等课程。 研究生:西方文论、英美诗歌、文体学、美国思想史、解构主义等课程。 指导研究生情况(博士、硕士):21名硕士生
,2名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或领域 西方文论、英美文学、英美诗歌。
科研项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00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五万元 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五千元
主要科研成果(按年度排列) 论文目录: 2003年
作者1:《试论哈特曼的美学思想》,《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作者1:《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乔伊斯》,《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002年
作者1:《论保罗·德·曼情感理论和修辞理论的统一》,《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6期(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全文转载)。
作者1:《19世纪英国小说中人物的阶级地位与气味的关系》,《外国语》2002年第4期。
作者1:《气味与人物的阶级属性》,《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001年
作者2:《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动向及课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作者1:《关于21世纪英国文学课程改革的思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特刊。
作者1:《乔伊斯、尼采、布鲁姆:修正主义的“反讽”》,《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作者1: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000年
作者1:《斯宾塞的〈牧羊人日历〉》,《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1年《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作者1:《论华滋华斯的罗格斯中心主义》,《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作者1:《论素质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几种关系》,《中小学师资培训》2000年第11期。
作者1:《永不漂流的精神—读〈鲁宾逊漂流记〉》,《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8月。
作者1:《芸芸众生相 一副世态图—读〈傲慢与偏见〉》,《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8月。 1999年
作者1:《威廉斯·卡洛斯·威廉斯诗歌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为上海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转载)。 1998年
作者1:《开创跨掉派诗歌的神话》,《中上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作者1:《一个自然两种文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
作者1:《论保罗·德·曼的解构主义》,《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1997年
作者1:《论艾略特对现代诗歌的理论建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 专著: 《结构主义在美国的本土化过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译著: 《美国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译者,40万字。 教材: 《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吉林省自考办,2002年4月。
获奖情况(含教学、科研、个人奖) 1995年获吉林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2001年获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