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著,理论联系实际。 |
通过本节的学习,明确当前国际形势的主题与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性。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何建议
请与我们联系
选择题
1.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 C )
A战争与和平
B革命与战争
C和平与发展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2.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C )
A民族矛盾
B贸易保护主义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宗教份争
3.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 B )
A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B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C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
D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
4.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 C)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级化
5.当代世界和和平问题是指( A )
A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6.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一系列新判断的科学依据是( A)
A实事求是
B意志决定论
C唯物主义无神论
D英雄造时势论
7.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 B )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全球经济一体化
E东西问题
简答题
8.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邓小平所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答:邓小平所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0.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南北问题。
返
回
7答: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南北问题。 |
7答:邓小平所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6答: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5答:(1)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2)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 (3)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4) 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 |
4答: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
3答: 当前,虽然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思和,大势所趋。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 力量的增长,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击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
2答:
(1) 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维护全球社会稳定。 (2)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 (3)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应谋求霸权,推进强权政治。 (4)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而不诉诸武力相威胁。 (5)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
1答: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⒈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答案
⒉.论述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观点。
答案
3.为什么说世界和平和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答案
4.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答案
5.当今国际社会的新变化有哪些?
答案
6.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案
7.邓小平所倡导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
8.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答案
返 回
新科技革命是20世纪中叶发生的现代科技革命,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现在的生活和格局,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在本质上,现代科技革命是一场在科学转化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质的改造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是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握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是把握现代社会的重要方面。 |
1947年以后,美国以反苏反共为旗号,积极组织以它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首先,1947年3月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正式把反苏反共为特征的遏制战略作为全球的战略目标。接着美国抛出了"马歇尔计划",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以美国为首,以西欧国家为核心的军事联盟的形成,这样就最终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为了对抗西方国家发动冷战,社会主义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联系,先后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这是指在西方,60年代以前,在资本主义阵营中,美国的实力居绝对优势地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是,到了60年代,美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成了美、日、欧三大中心。 在东方,1956年发生波兰和匈牙利事件。60年代初,中苏论战公开化。1968年前苏联悍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又在中苏边境制造事端,引起武装冲突,遭到中国的反击。社会主义阵营完全解体。 在广大的中间地带,民族独立国家大批涌现,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它们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要求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并努力争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国际 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分化,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第三世界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这就使得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成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和斗争。 |
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谷。它们的演变,是西方敌对势力施行和平演变的结果,更是由于这些国家内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人没有把自己的内部事情搞好。教条主义盛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腐败之风蔓延,等等。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这些国家共产党的自我毁灭,使国家变了颜色。教训是惨痛的。惨痛的教训也提示中国共产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只要我们内部搞好了,谁也演变不了我们。 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员。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和进步人士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我们的敌人对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更是虎视耽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前途,还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某一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秩序实际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外部环境。 |
资料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