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学习指南 师资队伍 网上课堂 学习资源 教学录像 学科研究 测试训练 学习论坛
 
 

欢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

 
 
当前栏目:测试训练>试卷汇编>
[返回]

试卷3(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运作方法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信息资源配置——广义的信息资源配置,指将有用的信息及其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信息
设施、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内进行匹配流动和重组的全过程。
狭义的信息资源配置,指将有用的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进行分配、流动和重组的管过程。
3.信息商品成本转嫁——用户在获取和利用信息商品时不需要支付所获得的信息商品的全部或部分成本,用户未支付的成本由其他机构或个人来承担。
4.信息市场管理——狭义的市场管理通常指以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管理为主体的传统市场管理,包括对商品价格、质量、经济合同、广告宣传、商标、票据、交易场所和交易凭证、税收等方面的管理。
广义的市场管理是指国家依据市场管理的职能,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市场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运行主体及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协调、指导和监督,以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有效运行和正常发展。
5.信息产业——简单地说,信息产业是经营信息商品的信息企业之集合。具体地讲,信息产业是生产、处理、传递、提供信息商品地企业群体。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将信息经济作为信息产业 将信息经济作为经济形态 
2. 美国 施蒂格勒 
3. 不利选择 , 败德行为 
4. 两阶段性 、不同程度的或然性、不同程度非重复性和可伪性。
5. 脑力劳动消耗大、可多次实现。
6. 物质商品用户 ,物质商品生产者。
7. 扩展延伸、 变形延伸 。
8. 客观性 、偶然性.、可缓解性、孪生性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 BD )是信息经济的标志。
A.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是主要的经济活动
B.产品中的信息成份大于质能成份
C.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D.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和产值超过其他产业
2.对宏观信息经济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有( ACD )等。
A.波拉特
B.斯彭斯
C.马克卢普
D.增田米二
3.信息搜寻成本包括( BC )。
A.购买成本
B.路途成本
C.时间成本
D.管理成本
4.在信息资源市场配置中,使市场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原因有( ABC )等
A.信息的外部效应
B.信息商品的垄断性
C.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D.信息市场失灵
5.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 ACD )等。
A.知识
B.过时的市场信息
C.政策法规信息
D.信息技术
6.信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 ABCD )等特征。
A.多维性
B.点集性
C.滞后性
D.难以量化
7.下列( ABD )不能一次性计入生产成本之中。
A.物质消耗中的固定资产
B.大部分信息材料费用
C.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工资
D.教育与培训费用
8.影响信息市场供给的直接因素包括( BC )等。
A.信息产品生产人员的素质
B.信息商品价格
C.信息商品化程度
D.社会信息需求
9.信息市场供给方为争夺( A )而展开竞争。
A.信息用户
B.信息商品
C.货币
D.信息设备
10.以下说法中,( B )是正确的。
A.信息产业是生产信息产品的行业的集合
B.信息产业是信息企业和准信息企业的集合
C.马克卢普将信息产业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
D.信息产业是高风险型产业

四、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从研究对象所属的领域来考察,信息经济学属于边缘学科。
判断:错误
说明:按其研究对象所属的领域来考察,信息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信息产品可转换为物质产品,但物质产品不能转换为信息产品。
判断:错误
说明: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产品中的物质成分与信息成分共存,为物质产品与信息产品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基础。


3.信息商品价格是信息商品效用的货币表现。
判断:正确
说明:按效用价格论的观点,信息商品价格是信息商品效用的货币表现。


4.独创型信息商品宜采用短、宽分销渠道。
判断:错误
说明:独创性的信息商品宜采用直销方式。


5.科学研究部门可成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
判断:正确
说明:科研部门的直接产品是科研成果,即信息产品。科研究构属于信息业的组成部分,并且一些信息科研成果开始商品化,科研机构的企业化以及科研部门开始产业化,所以科研部门属于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要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信息经济化与信息化理论研究
(3)信息资源研究
(4)信息商品研究
(5)信息市场研究
(6)信息产业研究


2.简述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
答案要点:
(1)客观事物的差异。
(2)对事物熟悉程度的差异。
(3)私人信息的存在。
(4)故意虚报


3.简述信息用户成本变动规律。
答案要点:
(1)用户从原有的信息服务机构接受信息服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较低。
(2)用户转向新的信息服务机构接受服务,会增加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3)用户从多个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会增加时间成本和货币支出。
(4)用户利用原有信息服务项目,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会逐渐降低。
(5)用户利用新的信息服务项目,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会增加。


4.简述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
答案要点:(1)构思决策;
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和要求拟定信息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生产方案。
(2)信息采集;
信息生产者根据生产目的、要求及生产方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寻求和集聚信息原料,信息采集是信息产品生产的起点,只有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才能从事信息产品的开发。
(3)信息整理;
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信息分析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剔除、处理的过程。细化优化所采集到的信息,为信息的进一步采集和信息分析研究提供思路。
(4)信息分析研究;
对已经掌握的信息作深度的思维加工、提炼和重组,使之产生新的信息。应根据信息产品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选用分析研究方法。
(5)信息成果物化;
将开发成功的信息产品以文字、声频、视频等手段固化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物质载体的多样化,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物质型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物化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产品的复制生产。


5.简述信息产业的特点。
答案要点:
(1)信息产业是高智力型产业
(2)信息产业是高增值型产业
(3)信息产业是高风险型产业
(4)信息产业是高渗透型产业
(5)信息产业是低消耗型产业
(6)信息产业是低污染型产业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Guixuewe@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