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学习指南 师资队伍 网上课堂 学习资源 教学录像 学科研究 测试训练 学习论坛
 
 

欢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

 
 
当前栏目:学科研究>本科生论文>
 

信息企业的风险及其防范

周 琪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武汉 430079)

摘 要 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风险。文章分析了风险出现的原因、信息企业

面临风验的类型以及信息企业防范风险的途径。

关键词 信息企业 不完全信息 风险类型 防范策略

1信息经济社会中信息企业面临风险的原因

   1.1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早在1949 ,马尔·赛克就提出可将信息划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类。所谓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掌握了某种经济环境或经济现象的全部信息;与之相对应的,不完全信息则指市场参与者掌握了某种经济环境或经济现象的部分信息。

  1.2不完全信息是绝对的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完全信息是理想化的,而不完全信息则是绝对的,它的产生存在着以下三个原因:a.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因素,人们不可能掌握完备的各类信息。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逐渐多样化,各类先进技术也不断呈现,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速度远不如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可以说,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c. 信息搜寻需要成本。具体而言,信息搜寻成本由路途成本和时间成本构成。一般来说,人们在搜寻信息时是由远及近的,因此,信息搜寻的次数越多,路途成本就会越高;而时间成本则是因人而异的,它不完全由金钱来衡量,它与个人收入、心理上的评价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内的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

1.3不完全信息导致不确定性,即会产生风险

不确定性是指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出现的经济结果在两种以上。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不确定性产生了。而面对市场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市场参加者需要进行各种决策,企业对各种不确定性处理的能力和结果成为其获取利润的来源;而企业处理市场不确定性的失败,则可能导致财富的损失。这即是我们所说的“风险”,事实上,风险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一种。

2信息社会中信息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

风险现象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在实际的经济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风险的存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就可能因此而失去发展的动力。从经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说,没有风险的概念,现代经济学几乎失去了对利润分析的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的迈进,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企业正面临着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的风险。归纳起来,信息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2.1行业风险 

a. 信息行业的风险。信息企业如果在新技术论证到新产品开发、上市这一过程中决策失误或开发失败, 那么企业高额研发投入将毫无产出。另外,信息产业的经营主体——信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和创新技术的竞争。信息企业之间会相互关注竞争对手的技术开发动向,这会导致由于仿效技术的迅速扩散和短时间内同类产品的大量生产而致使市场供给饱和、价格暴跌,从而对创新企业的投资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企业关键技术泄密的情况发生。

b. 产业内部竞争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全球化,信息产业发展更是呈现出从自由竞争到逐步形成垄断竞争的趋势。例如,世界上芯片现只有英特尔公司等少数厂商垄断生产,操作系统基本由微软公司垄断;在软件和系统集成市场上,包括计算机代理商、专业软件商在内的许多软件和计算机企业纷纷加入。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加速,企业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稍不留意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2.2生产风险

a. 新产品开发风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国家、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化以及消费个性发展要求和偏好的多样化导致了产品需求的多元化,这在客观上要求市场上的产品要不断更新。信息产品一般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技术选择不当、制作成本过高、市场面狭窄、开发滞后等风险。信息企业一旦新产品开发失败,就很难长期维持在信息产业中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从而削弱竞争力,市场份额慢慢被竞争者“蚕食”。

b. 投资项目风险。信息企业的投资项目一般都涉及技术前沿,对技术含量要求高且投资大、时间跨度较长,在项目进行当中可能会遇到不可抗拒的风险或人为干扰,从而影响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此外,项目的最终检验还要看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评价,这些都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每个投资项目都含有一定的风险。

2.3市场营销风险

a. 市场风险。国内有关信息产品交易的市场法规尚不完善,统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尚未健全,信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扭曲、信息失真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之,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市场环境存在较大差别, 信息企业的有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市场营销组合可能会“淮桔成,从而影响信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营业收入。

b. 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信息产品和劳务交易时,消费者不愿意按协议规定的信息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或价格支付报酬,或者消费者单方违约,导致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败德行为;或者另一个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争夺竞争企业的消费者。

c. 客户风险。信息企业的客户多是工业品市场的专业性公司或技术人员,他们对信息产品的技术性、可靠性、交货及时性要求很高,而且,他们对信息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对此,信息企业能否及时交付信息产品、能否提高服务质量就事关客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了。因此,信息企业面临着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风险。

   2.4政策性风险 尽管信息产业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但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如利率调整、税率变动、汇率波动、进出口政策等变化,必定会对信息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进而使企业风险增加。

3信息经济社会中信息企业对风险的防范策略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却有多种途径。信息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应该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当企业面对的是若干风险的

组合时,相应地也可采取几种风险防范策略的组合。

3.1走创新之路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经济社会中,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走创新之路。笔者认为,创新更是信息企业对风险防范的最主要策略。

3.1.1市场创新。资本多样化是市场参加者减少风险的一种常用方法。信息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并非走“多元化”之路, 而是紧紧围绕主业,进行资本多样化投资。在这方面,国内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烟台的东方电子在20 世纪80 年代主要生产光电输入机,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该产品将被淘汰,于是公司大胆进行市场转向,进入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领域。1983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90 年代又不断进行市场创新,向上、下游领域扩展;1997 年上市四年以来净利润增长7164 之多,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东方电子的市场创新路径很值得其他信息企业学习和借鉴。

3.1.2管理创新。对信息企业的管理不善,势必会造成企业重要技术泄密风险、交易风险等一列系风险。因此,信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具体而言:

a.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信息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 实现新产品的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不脱节;制定并完善能发展人力资源潜力的激励政策,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技术保密措施和防范泄密制度, 以最大限度地防范技术泄密风险。

b.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这是防范信息产品交易风险的有力措施。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政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证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大力开发安全技术,防止核心技术流失。

c. 加强企业人力管理。国内信息企业应跳出传统的官僚型层次组织模式,创造性地建立网络化组织。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使成员们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彼此能在工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各自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

3.1.3技术创新.

a. 开展市场调研。对于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风险,企业需要加强对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的研究,开展市场调查和预测,并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努力发展定制生产、生产服务一体化;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深入研究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民俗及流行风尚。好的市场调研,能使企业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来进行定制生产。

b. 进行技术革新。信息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出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信息产品,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

内部资源状况,结合外部环境的要求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技术革新之路。

 3.2风险转移

实现风险转移是对风险防范的另一有效策略。不确定经济学认为,风险的完全转移和风险的完全不能转移,都是不经济的。所以,风险的部分转移则可能是最优的。信息企业亦可以采用传统产业实现风险转移的方法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

a. 投保。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制度。在现代经济体制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个社会风险的代理机构,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可能转移的风险首先由这个机构来承担,这就是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对于信息企业而言,信息企业可以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投注保险,确保产品的顺利面市;新产品面市后,企业亦可让保险公司对产品的品质承保,使消费者树立对产品的信心。

b. 实行股份制。股票市场也是企业转移风险的重要制度。通过股票市场,企业能使其面临的风险损失部分地由企业的股民来承担。显然,企业做到这一点的要决就是允许他人共同分享企业的盈利。在这里,股票的风险水平与盈利水平之间是相当的。实行股份制的信息企业不仅能让股民分担企业的部分风险,还有利于资本的重组,为企业所有效利用。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其它制度能够像保险和股票市场那样通过市场并且以十分明确的形式来转移风险。但是,它们都不可能通过保险市场转移其全部风险,因为无论是保险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1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王步芳1 新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机遇、风险和策略1 中国信息导报,2001 ; (2)

3  林 波1 国民经济信息化1 北京:京华出版社

4  汪传雷1 信息企业竞争风险的战略与策略1 图书情报工作,2001 ; (5)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Guixuewe@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