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学文 赵典典 周嗣 许宁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湖北省人事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加强人事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加快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湖北省人事信息中心根据湖北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安排,对省厅、市级、区县级人事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次问卷式调查。据此,我们对全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现状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包括部门中拥有计算机、服务器、多媒体以及办公设备的数量和占有比率。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全省各级人事部门近年来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特别是在硬件设备购置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全省各级人事部门的硬件拥有总数量已达到5273 台,其中计算机3794 台,服务器87台,多媒体165 台,办公设备1227台,但是其中多媒体、办公设备的比率比较低,多媒体、服务器和办公设备的比率只有1.64%、3.13%、23.27%,这些都不利于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完善。
2、网络建设
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由内网(局域网)、专网、和外网(电信公网)组成,这是各级人事部门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上下级信息互连互通、外部接入互联网建立门户网站、运行各类应用系统软件的前提。通过回收问卷统计,我们看到在局域网和互联网建设方面,有54家人事部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占回收问卷总数的76.06%,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比重平均为72.2%。有55家人事局接入互联网,接入率为77.46%,总体网络基础尚可,为人事系统在内部的联网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互联网的应用中电子邮件和信息浏览占据主体,网上服务基本没有推开。
总的来说,我省各级人事部门加强了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是仍存在不足:信息化装备水平还不高、部门局域网建设不完善或网络建成后没有信息流、内部局域网主要用于计算机网上考试、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方面也有待拓展和加深。
(二)业务数据库的建设情况
全省人事业务数据库的建设应当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建立省、市、县三级信息资源中心数据库,形成分级、分层次管理的全省人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据统计,全省人事部门现有的数据库类型为:工资审批数据库、职称申报数据库、工考数据库、人事统计数据库、考核数据库、人事代理数据库、财务数据库、军转干部数据库、人员基础数据库(包括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其中公务员数据库规模为65119人,专技人员数据库规模为349933人)。应用较多的是表1中列出的五类数据库。
表1 建立主要数据库的单位数量及其百分比
内容
项目 |
工资审批
数据库 |
职称申报
数据库 |
工考数
据库 |
人事统计
数据库 |
人员基础数据库 |
公务员数据库 |
专技人员数据库 |
数量 |
40 |
39 |
29 |
45 |
45 |
42 |
覆盖范围 |
56.34% |
54.93% |
40.85% |
63.38% |
63.38% |
59.15% |
从统计情况看. 现有数据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库的标准和规划不统一,数据库种类繁多,功能单一,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已有的数据库由于没有人事业务支撑而成为“死库”现象比较多;数据库中经常有输入错误的信息,出现个人信息盲点,信息审核工作量大;一些数据不准确,缺乏真实性;数据更新的时间周期较长,不利于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数据库的操作权限不明确,领导者、业务办理者和信息管理人员的权限不清楚,安全保密程度较低。
(三)门户网站建设状况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的服务职能和服务内容正是通过政府网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界对政府信息化的了解也是从政府网站开始的。从公众的角度看,它是公民了解政府工作动态,查阅政府信息,指引公众办事,反映民情民意,实现网上办理事项等的重要服务“窗口”。而从政府的角度看,门户网站的作用除了政务信息——包括政策法规、政务新闻、工作动态、机构设置与职能等信息公开外,更是网上办公的平台,将咨询、查询、申报、审批、采购等一系列流程全部在网络上实现,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减少政府的对外开支。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各级人事部门中,目前已有24家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有的还正在建设之中。这些已建立网站的部门,除省厅的2家外,市局有10家,县(区)局有12家。已有的24家网站中能成功访问的只有21家,其中有3家只有部分内容或简介。
其中,不少人事局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网站建设不规范、政务信息服务性不强、可读有用的信息少、内容陈旧、更新滞后等问题。另外,从事网站维护的组织机构混乱,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既不专业,也不稳定。如调查显示,建有网站的人事部门100%的都配有专人负责网站管理,但更新的速度却良莠不齐,只有24%的网站能做到及时更新,28.5%的网站每周更新,其余的只能做到以月为单位更新。同时,对网站内容的更新等工作随意性很大,有66%的网站由单位内各部门上报得到信息,有41.5%的网站信息来源于网络,而配有收集信息专人的网站只有8%,没有建立起网站正常而有效的运行机制,相应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形成,法律法规十分滞后。
近年来,全省人事系统在网站建设上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网站的建成对于推进湖北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一家人事部门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网上互动、在线办理业务的服务,如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政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远远没有达到网站建设的初衷,有的甚至还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在这次调查中,明显可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地方人事部门对门户网站的意义认识不清。据统计,有43%的部门认为网站的作用只在于宣传,45%的部门甚至认为只是用于内部查阅信息的。
(四)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情况
1、办公自动化系统
目前我国比较成型的人事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几大基本模块:电子邮件、公文处理、信息处理和查询、会议安排和管理、活动安排和管理、领导批示管理、个人事务管理、数据库管理和公共服务接口。
1997年以来,全省各级人事部门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了信息化程度,使办公、办事都逐步走向电子化、自动化。目前,全省已有49家人事部门开始了办公自动化进程, 有29家填写了起始时间。通过进程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北省人事系统办公自动化是逐年增长的。从办公自动化的具体内容来看,数据库管理比较普遍。其中有45%的部门还拥有数据库以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如办公文件处理系统的普及率为18%、邮件系统为13.5%、会议系统为4、5%,信息处理和查询为4.5%。不过所使用的系统还只是不完全的、具有部分功能的软件工具,要成为功能齐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待今后长期的建设。
2、考试系统
湖北省人事厅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是1999年由湖北省人事厅信息中心自主开发的、对全省网考点统一免费安装、应用于湖北省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专用系统。
目前湖北省人事系统已有考点79家,都安装并使用该考试系统。从2000年全省开通网考以来,通过该系统考试人数有226597人,是湖北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不同级别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
从回收问卷中,首先可以看出,市级人事部门无论在基础设施、数据库、门户网站、软件系统、资金投入、规章制度及人才引进等方面都要明显强于县(区)级人事部门。
(二)机制制度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大部分地方已成立了专门机构、领导专班,制订了规划和管理条例等,但在深层次上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与矛盾。如很多市、县人事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同虚设,体制不顺,机制不全,不能对本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全省人事系统没有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没有硬性任务和目标责任制;尚无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不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资金、人员、业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科学决策;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人事部门内部的管办不分,造成工作流程繁杂、信息交流不畅。
(三)资金投入大小
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之一,就是资金匮乏。根据回收统计,71家人事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资2646.7万元,平均每个人事局投资37.28万元。从总体上看,投资仍然偏低,其中投资不超过10万元的有24个,占33.8%,超过100万元的有8个,仅占11.3%。同时,其中有29家人事局认为自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占40.8%,有32家认为资金投入还不够,占46.5%,仅有5家人事局认为资金已够,不用再追加,占7%。
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一是由于目前政府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较初级的阶段,需要大量资金,而国家和当地财政拨款有限,可用资金少;二是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领导重视程度也不同,较富裕的地方就比较有余力支持信息化建设,而贫困地区财力有限也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搞政府信息化;三是重复建设多,资金使用缺乏监督,导致资金浪费和流失;四是不同人口规模的地方所要求的投入也不同,也会导致这种差距。
(四)人才情况
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之二,是人才匮乏。在这71家人事部门中,一共累计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720人/次,平均每个单位引进10人/次,而现在实有人员数量更少。在人才结构上,中专生共202名,占28.1%,大专生共278名,占38.6%,本科生共232名*占32.2%,硕士生共8名,占1.1%。可见,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太少,尤其是硕士生只占区区1.1%。另外,在问及人员问题时,有34 家人事部门表示人才引进困难,占47.9%;有14家表示引进后留不住人才,占19.7%;有20家表示目前不需要引进人才,占28.2%。
出现人才缺乏和不符合信息化要求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我们对专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够,直接导致人才供应不足。第二,信息化人才一般所要求的待遇会较高,所以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没有资本吸引这类人才或者留不住人才。第三,主管部门用人不当,使部分信息化人才不能完全实现其价值和发挥其作用也会导致人员的流失。
(五)技术方面
总体上说来,全省人事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比较快,已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设备,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及各专用数据库的建设也逐渐铺开。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程度仍显不够,例如部分门户网站的使用只局限于信息查询、推广政府形象,其后台建设太慢,不能开展网上办事及网上办公等业务;大量数据库处于离散、原始的状态,且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部署,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安全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资金、人才的缺乏是目前技术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大多数的人事部门正处于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没有将建设重点放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