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学习指南 师资队伍 网上课堂 学习资源 教学录像 学科研究 测试训练 学习论坛
 
 

欢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

 
 
当前栏目:学科研究>研究生论文>
 

学习型企业的信息消费研究

邓胜利 况能富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武汉430079)

<摘 要:> 本文从学习性企业的特征入手, 参照美国学习型企业的测试方法, 分析了学习型企业信息消费方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够对正在兴起的学习型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同时为其他行业的信息消费提供一种新视野。

关键词: 学习型企业; 信息消费; 消费方式;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34 (2004) 08-1022-03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of Learning Enterprise

Deng  Sheng-li Kuang  Neng-fu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 The paper proceeds with characteristic of the learning enterprise, consults the testing method of learning enterprise in U. S. A.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pat tern of learning enterprise and h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 e hope this paper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enterprise to some extent and offer a kind of new field of vision for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of other trades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Learn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pattern   Satisfaction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够促进全体成员学习和持续改变来达到自身战略目标的组织, 它被认为对不可预见和变化多端的商业环境挑战的一种反应。学习型企业概念背后的思想是把学习型组织的原则以系统的方式融入小企业环境, 这一环境被设计成为中小企业的经理们培训和发展的工具, 其目的是使企业通过培养更称职和更赋创新精神的职工, 而成为能够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的学习型企业,在商业上更成功。

1 学习型企业的测评

你的企业是否是学习型企业? 美国的学习型企业——2000 站点就提供在线测试, 这些测试将帮助评估你的企业是否正在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走向学习型企业。这种互动的测试将给你及时的反馈和在哪些地方你的企业需要改进的建议, 在这些结果和建议的基础上你可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和采取何种行动。表1 中提出的28 个问题, 归结起来有3 :一是个人的发展; 二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三是企业内外的交流。这3 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 而信息交流是信息消费的一个过程, 所以实质上讲学习型企业构建的过程就是利用不同的信息消费方式来推动企业全方位的学习, 从而提升整体功能, 达到创造效益的目的。

  2 学习型企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消费

(1)  学习型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所需的信息消费。

人力资源开发是学习型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被描述为安排和组织企业中的学习活动, 以便提高业绩或改进工作, 帮助个人的成长。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帮助学习型企业获得他们的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企业中的员工能在职业和个人上发展自己。企业的商业战略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处于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的核心中。电子化学习是学习型企业开发人力资源进行信息消费的一种方式, 学习型企业通过电子化学习(E- learning) 来培训员工, 让员工通过在线参加一定课程的学习。企业大量使用电子化学习是很重要的, 其目的旨在更大的商业效果。电子化学习具有较低培训费用, 增强培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率。目前, 正在迅速发展的基于网络的培训和教育解决方案正在大量的被加以利用。这种解决方案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三方面来考察: 一是内部员工通过内部间的合作; 二是向其他企业或者从特定的环境中学习的能力; 三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能力。

                                         表1

问题

选                       

A

B

企业是否鼓励学习

 

企业是否有成绩评估方法

 

企业是否有对学习需求的定义方法

 

企业是否有培训计划

 

企业是否有发展计划

 

企业组织学习活动的形式

 

企业员工对发展自己的动力

 

企业的组织的结构

 

企业对标准的重视程度

 

企业对组织结构的定义

 

企业是否准备改变

 

员工参与组织政策制订的程度

企业决策制订的过程

 

员工接近经理的程度

 

企业存在的理由

企业与顾客的联系

 

 

企业与外部环境间的合作

 

企业对外部信息的态度

 

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员工的专业化程度

 

员工的地位

 

企业的交流方式

企业的工作方式

 

员工是否愿意帮助他人

是否允许员工之间存在差异

 

员工如何表达观点

 

企业的奖赏政策

 

员工对奖赏系统的影响

 

企业员工在新技能和新能力方面的

期望很低

没有特定的方法评估企业的成绩

 

企业没有一种系统的方法去定义学习需求

企业没有详细的培训项目

 

企业没有为每个员工准备培训和学习计划

学习通常发生在企业外部组织的活动过程中学习

员工们对发展他们个人的竞争能力不感兴趣

企业的组织机构是非常静态和按等级划分的

有很详细的标准

 

企业的结构尽可能被定义得清晰和详尽

 

企业没有改变已经很长时间了

 

企业政策的形成仅仅是高级部门的职责

有一位强力领导做出所有重要的决定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很少

 

企业存在的理由还没有详细考察

企业与顾客没有固定的联系

 

 

我们与供应商、顾客没有多少合作

 

收集的外部环境信息并没有被认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没有系统的程序收集

 

员工有较高的专业化任务, 没有工作轮换

每位员工有一位直接上级规定每天的活动

不同部门之间没有互动

员工单独工作, 没有支持

 

在解决问题时无法获得帮助

在员工一致的基础上有一种推动力

 

正式的行为规范指引着员工的行为

 

企业没有特殊的奖赏政策

 

奖赏政策有管理部门发展和执行

 

企业鼓励员工学习和拓展他们的知识根基

企业在规则的基础上把基准用作提高成绩的一种方法

企业有一种系统和持续的方法去分析学习需求

企业有详细的培训计划和项目, 并把它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一部分

企业每个员工都有个性化的发展和学习计划

通常组织在企业内部定制的活动中, 或作为每日工作的一部分

员工们有兴趣发展他们的技能和竞争力

企业的组织结构被视为暂时的, 能随改变而改变

指导企业没有严格标准的需要, 因为雇员已经整合了企业的意识形态

我们有灵活多遍组织结构, 很少有书面或口头的标准

企业能够为了达到目标改变自己

 

所有员工参与企业政策的制订

企业的管理通过员工的参与培养他们作决定的能力

鼓励员工与管理者分享他们的观点和问题

面向顾客是企业所有活动的出发点

企业为了满顾客的需要, 把与他们的固定联系看作成对

企业有益的事情

我们与供应商、竞争者和顾客有紧密合作, 以便产生新的商业火花

为了保持竞争性, 企业收集和分析在操作领域变化的信息是非常重要

信息在信息收集中, 一般有一致的, 较好执行的程序

工作轮换被当作自我发展的一种手段

 

鼓励每位员工按职位赋予的权利独立行动

部门间积极交流以便分享知识

员工以团队形式工作, 这样能够发展他们的专长, 也能支持个人的学习

员工乐意帮助他

员工间的差异被视为知道怎样做的潜在资源

工作地点的每个人都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各抒己见

一次好的工作表现会以一种公平的方式予以奖赏

所有员工都鼓励去参与奖赏系统的发展

 

    (2) 学习型企业从咨询公司所得的信息消费。

学习型企业不同于其他组织的原因是首先必须为自己创造学习, 然后才能为他人创造学习, 正是这种思想使企业的运营更具个性化。为了保持这种个性化和领先优势, 学习型企业必须不时地分析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将来发展趋势, 分析相关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潜能。围绕信息的行动, 信息搜集与信息选择, 花去了企业大量精力和金钱。从这个意义上说, 信息选择将与信息搜集一起成为催生创业机会和发展机会的主要因素,并可能不断引来新的竞争者和资本加入, 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信息提供这个领域。咨询公司与政府各大部门、各行业协会、各研究机构、各高校有广泛联系, 信息渠道畅通, 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难以比拟的案例库和数据库; 咨询公司有丰富的咨询运作经验, 有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咨询公司广纳人才, 汇聚一批一流的管理咨询精英, 拥有一批各行业专家为项目运作把脉。因此, 咨询公司能够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 其咨询建议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能够适应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

咨询公司曾经只提供答案, 现在他们定义问题和教别人怎样聪明的工作。咨询公司, 是最终的学习型企业, 它们经常领先客户一步。他们通过每次交易学习, 又可能以同样的方式与其他客户分享这次学习。他们尽力成为私人信息、秘密处理和有效方法的拥有者。咨询公司不仅为学习型企业提供信息消费, 同时自身也向学习型企业迈进。

(3) 学习型企业从软件公司获得的信息消费。

学习型企业在不断发展中, 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 使信息消费的过程更便捷和适用, 而软件公司是信息消费技术产品的主导者, 能够为学习型企业提供一整套解决应用问题的具体方案。

随着In ternet 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安全与管理软件、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网络教育软件与娱乐软件的需求将得到同步扩张。从信息服务的角度看, Internet的兴起也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的机会。行业与企业信息化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信息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过程。这些都为软件公司向学习型企业提供信息消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软件公司在提供信息消费的同时, 自身也在走向学习型企业。软件公司的程序设计者必须领先于硬件, 以确保他们的软件可以充分利用。然而软件公司成为学习型企业是他们必须成功地教会使用者和操作者使用软件, 软件公司要为软件使用者和客户公司的雇员提供特殊的培训, 因此, 学习是软件公司必须提供的关键战略组成部分。

3 应注意的问题

(1) 引导学习型企业的信息消费向良性发展。

当学习型企业信息消费需求成倍增长的时候,关键是要防止出现由消费观念片面性所造成的“营养失调症”。就人类知识结构而言, 宏观上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类。但是, 眼下确实存在着重科学技术信息消费, 轻哲学社会科学消费的情况; 社会提供的信息消费产品, 哲学社会科学也相对滞后于自然科学技术。其实, 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来说, 这两大系列的知识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 我们在组织和引导企业信息消费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这两类知识的合理搭配和相互渗透, 防止畸轻畸重; 要重视信息消费的价值导向, 不能急功近利, 只是追随所谓眼前的“市场效应”。对于每个人来说, 不能只是追求工具技术方面的信息消费, 而应当同时重视心智健康方面的信息消费, 否则就有可能失去灵魂。

(2) 学习型企业要从信息消费过程中获得知识。

学习型企业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 可以从客户中学到很多东西, 从员工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从供应商那儿学到很多的东西, 不是只模仿其竞争者。高让·卡斯德特说:“作为领导必须能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我们的组织能够学习, 能够发展壮大, 并且别无选择。我们学习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而是要生产出更好的产品, 我们要成为最好的团队, 我们要被人们看到, 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动因”。

学习型企业要值得人们信任, 人们才信任他们,要改变别人, 学习型企业首先要改变自已, 学习型企业要善于跟人交谈和倾听。为了能够改变结果, 学习型企业必须要改变自身的行动, 必须改变他们的行动方式, 为此还必须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改变要求学习型企业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吸收营养, 创造出新的信息消费需求, 这种新的需求的产生又会带来新的学习, 从而会创造新的信息消费市场。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信息消费循环。

(3) 要重视学习型企业信息消费满意度的研究。

传统的有关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都集中于消费满意度, 这是因为消费者消费的是一种物质产品。当前, 国内对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多集中于个体消费者, 而对学习型企业这种团体消费者的满意度研究就很缺乏。事实上, 学习型企业需要的信息消费量非常巨大, 它自身的满意程度对相关的信息消费者和提供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 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笔者建议学界也应形成关于学习型企业信息消费过程的满意度评估。

(4) 要培养学习型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学习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内部的员工, 因此他们的信息消费满意程度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员工是企业内部用户, 员工满意就是内部用户满意。在学习型企业中, 员工的满意度集中于工作环境与自身的发展。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局域网的使用来了解员工的信息需求, 评估员工满意度, 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 为员工提供发展和完善的机会, 这样员工会把其满意度转换成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Is you business a Learning Enterprise? - Online test 

http: //www. Studium. helsinki. fi/ learnin genterprise /

2 Aberdeen Group. E- L earning in the Enterprise Aberdeen’s   report, 1999

3 陆小华. 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之六: 新闻媒介的运作基础由 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 摘编: 视网联, 2001- 12- 05

4 石力华. 让用户满意,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中国制笔,2002 (1) : 1214

5 李廉水. 基于知识经济的学习型企业构建. 中国科技论坛, 2002 (4)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Guixuewe@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