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学习指南 师资队伍 网上课堂 学习资源 教学录像 学科研究 测试训练 学习论坛
 
 

欢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信息经济学网络课程!

 
 
当前栏目:学科研究>研究生论文>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初探

徐仕敏

Abstract: The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information consuming behaviors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material type and value type, followed with a discussion on its affecting factors and its rationalization.

Keyword: information dem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consumpti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1 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作为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相互作用的多个创新主体组成的网络系统,国家创新体系强调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创新信息的流动是创新主体为了提高创新活动的绩效而主动选择的结果。特定的信息需求是国家创新体系内创新信息流动的起点,而特定信息需求的满足则是这种创新信息流动的终点。在创新信息流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各个创新主体针对特定信息需求的信息活动不外乎以下两种。

1)信息需求的自然湮没。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是由其各个组织成员的个体信息需求围绕创新主体的创新目标进行整合后形成的。当组织成员特定的个体信息需求偏离创新目标时,这种信息需求通常会在随后的创新过程中自然湮灭,不会导致创新主体进一步的信息行为。

2)信息消费。信息消费是指购买和使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是创新主体通过将自身信息需求诉诸信息市场来寻求满足的特定方式。凡是为获取信息所进行的消费均属于信息消费的范畴,其具体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电报电话等传统方面和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服务等现代方面。

信息消费是国家创新体系满足创新信息需求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创新体系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

2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商品(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比例关系。信息消费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实物形式的信息消费结构指的是国家创新体系在信息消费时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商品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的信息消费结构是以货币表示的国家创新体系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商品的比例关系。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内部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的集合,它们相互作用于有用的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之中,生产者—消费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每一个消费者因为提供了创新思想的来源,实际上也间接参与了创新过程,因而我们可以以全国的信息消费结构来反映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2 1 实物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概括起来,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的实物内容包括图书、期刊、报纸、专利、电话、传真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等。实物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见表1

1 实物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年鉴(1998)》和《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英文对照版》。

2 2 价值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价值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见表2

2 价值形式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的来自《中国经济年鉴(1999)》。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消费规律表现得还不充分,导致信息消费的有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十分困难,因而以上表格中所列出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内容和结构均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的总价值量及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尽管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大致地勾画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的状况,但要准确地、全面地反映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还有待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有待于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活动的各种现象及规律更充分地暴露在研究者面前。

2 3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演化态势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正处在转型期,表现在以书刊报纸为代表的文献型信息消费缓慢但平稳地增长,以信函、邮政快件和电报为代表的传统信息传输服务市场急剧萎缩,而以计算机网络传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输服务市场却急剧扩张。

由此反映出来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演化态势为:多元化、现代化。多元化是指以印刷型文献为中心的传统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仍然占有一定市场并发挥重要作用,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正以迅猛的势头占领信息市场,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相应地满足国家创新体系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现代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消费的方式和内容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尤其是数据库产业和网络信息服务业开始崭露头角,信息消费结构的重心逐渐由印刷品向光盘和网络数据库迁移。

3 影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因素

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活动的整体性、规律性表现,它不仅反映了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的内容,而且还反映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水平和信息消费质量,反映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信息需求的满足状况。研究影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国家创新体系信息需求的满足状况,提高创新活动绩效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信息消费活动的3种结构性因素:信息消费主体、信息消费对象和信息消费环境。

3 1 创新主体的信息消费能力

创新主体的信息消费能力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主体性因素。创新主体的信息消费能力主要由信息消费欲望、信息能力和支付能力3个方面构成。信息消费欲望由一定的信息需求引起并反映这种信息需求的水平和结构,由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需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其信息消费的结构,因而信息消费欲望也就影响着信息消费结构;信息需求只有经认识和表达出来,才可能通过信息消费获得满足。国家创新体系信息需求的认识和表达程度受主体信息能力的制约,并且创新主体的信息能力决定了他们如何选择信息源、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信息以及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因而也会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支付能力从总体上制约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活动,限定了创新主体在各种信息源和信息产品及服务间进行选择的域,在可行性层面上规定了信息消费的结构。

3 2 信息产业结构

信息产业结构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对象性因素。首先,信息产业的存在是信息消费的前提,没有信息产业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信息消费就无从谈起,更别提信息消费结构,而信息产业的存在必然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其次,信息产业结构决定了市场上提供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因而也就决定了信息商品的供给结构,在可能性层面规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最后,信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化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市场的供给水平和供给结构,而且间接地带动了信息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演化。

3 3 信息市场价格水平

信息市场价格水平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环境性因素。信息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实际上从反面规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支付能力: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支付能力成反比。如果按照满足信息消费需要的层次将信息消费结构大致地划分为维持型和发展型,那么信息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就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中维持型信息消费与发展型信息消费的比例关系。在信息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价格水平也显著地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因为各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功能通常都可以相互替代,而替代性信息商品价格的变化必然导致信息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会导致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消费结构的变化。

4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4 1 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意义

信息消费结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信息消费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影响因素出现不协调的变化或处于不合理状态,信息消费结构就会处于不合理状态。

信息消费结构合理化,就是信息消费结构由不合理状态逐步向合理化状态渐进的过程。信息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合理的信息消费结构是确定合理的信息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前提。另外,信息消费结构对信息消费质量有显著影响,因而对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的效用、创新活动绩效都会产生影响。合理的信息消费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的效用,提高其创新活动绩效。

4 2 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最理想的结构是:信息需求结构、信息供给结构和信息消费结构同构,信息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信息产业的社会劳动价值同时得到充分的市场实现。在我国目前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合理的信息消费结构应满足以下条件:①充分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多层次的创新信息需求。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多个主体组成的网络系统,各个主体因为创新目标和创新任务的不同,其信息需求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各个创新主体本身也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创新主体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而其信息需求必然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应该能够充分满足这种多层次的创新信息需求。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调整功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个发展的动态过程,信息消费也应该是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各个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结构将会逐渐发生变化,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应该能够及时地适应并体现这种创新信息需求结构的变化。③具有较好的信息消费质量。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不仅能够满足一般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信息需求,而且能够使创新主体信息消费的效用最大化。因而在众多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中进行选择时,应该优先选择时效性、针对性、易用性、前瞻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的现代信息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提高信息消费的质量。④有利于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目前,信息资源在我国还属于稀缺性资源,信息产业也还欠发达。在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信息消费结构的同时,信息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对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很大的反作用,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应该有利于稀缺性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能够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为自身的升级,也为提高信息消费质量争取更好的条件。

4 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结构合理化

首先,政府应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自主化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当前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要放松对信息产业的管制,打破国家垄断经营的局面。过多的管制和垄断是造成我国信息产业效率低下、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层次低、信息消费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自主化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来促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实现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促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根本途径。

其次,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保障。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就信息产业的宏观发展和信息生产、流动、消费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国性和地方性法律。作为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应该及时制定信息产业市场竞争的规则,建立良好的信息市场交易秩序,保证所有信息产业经营主体不分所有制性质和规模大小均能够进行公平竞争。

最后,政府应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选择一些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拓展信息产业发展平台,为促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政府必须在政策和投资等方面对这样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不断完善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推动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 OEC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1997

2 胡 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中国信息导报,1999,(2):2729

3 赵丽霞 关于信息消费的思考 软科学,1999,(增刊):78

4 尹世杰 消费经济学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84109

5 李正风,曾国屏 创新研究的“系统范式”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5):2934

   
 
版权所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Guixuewe@c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