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浩
【文章来源】中国期刊网
【原文出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原刊期号】2003年第2期总第114期
【作者简介】于 浩(1950~),女,深圳市南华中学,馆员,馆长,发表论文多篇。深圳市南华中学,广东深圳 518031
【中文摘要】在论述图书文献管理学的范围、特点基础上,认为信息知识管理即是对图书文献管理学的扬弃,也是对图书文献管理学内涵知识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图书馆学;知识经济;知识管理
【 正 文 】
有人将图书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对立起来,认为知识管理完全不同于图书信息管理,认为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来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二者区分开来。也有少数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多数人认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关系密切。笔者认为:知识和信息本身的关系密切,明确二者的关系对二者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图书文献管理学的扬弃。二者虽有区别,但又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1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对信息加工的结果,知识主要是通过信息来传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知识更有效利用、提高个人或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知识管理强调创新,还强调知识的流动,认为,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知识不能为人所利用,知识就没有价值,只有在相互联系和使用中知识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笔者赞同胡昌平先生的观点,认为,信息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现象的科学。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社会信息现象与规律、信息组织与管理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
2 信息知识管理是图书文献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在以高新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加速实现全球网络化的必要前提。把现代信息技术带入图书馆管理,不仅使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数量得到空前增加,也使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得到了提高。因此,加强对信息活动全过程所有要素的管理,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以及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热逐渐转变为信息管理热,导致了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图书情报档案学界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以图书馆学来说,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存在190余年,并基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领域。在本世纪初,图书馆学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确立并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主要表现在明确研究对象,确定了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及管理的科学手段,形成了基础的理论结构及其研究方法。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起步,经历了70多年,已成果累累,特别是20世纪的下半叶,图书馆学新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理论和信息技术革命性变革,一方面,给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推动了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一大批热心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超越了图书馆学的局限,摆脱传统的约束,把图书信息管理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从社会的知识、信息、文化、文献、信息交流、信息资源角度来考察图书馆学活动的本质,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理论,并努力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探讨图书馆学理论,形成了新的“文化说”、“知识说”、“交流说”、“信息资源说”和“信息资源管理说”。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图书信息管理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而知识管理是图书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管理时期(1900年~1950年)。以记录型、印刷型、文献为管理对象,因而又称为文献管理时期。
第二阶段:技术管理时期(1950年~1980年)。这一时期以电子信息系统为象征,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专家的作用日益突出,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0A)应用日趋广泛。
第三阶段:信息资源管理时期(1980年~1995年)。主要特征是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信息用户,均被作为信息资源要素而纳入管理范围。
第四阶段:知识管理时期(1995年~至今)。它是信息管理最新发展阶段。
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图书馆信息产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的新发展,信息交流的历史就是信息管理的历史。
充作用,即便补充作用不是图书馆的“专利”,但它确实是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替代的。
2.4 有赖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
首先,图书馆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职业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认识本职工作与整个国家发展建设事业的关系;热爱自己的工作,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有积极做好自己工作的进取心。其次,图书馆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图书馆是知识资源的中心,图书馆员是与知识打交道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将图书馆的知识很好地提供给读者。文化素质也是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其他学科的重要条件。作为少图工作者,必然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众所周知,当前图书馆情报工作不仅内容深,而且范围广,它已涉及到知识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自动化的管理系统、通信技术、视听技术、缩微技术广泛运用于图书馆的实际操作。现代化的图书馆,需要懂得现代化知识的图书馆员,随着少儿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项目的增多,对图书馆员知识面的宽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素质。专业知识是图书馆员做好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图书馆员要熟悉和了解图书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熟悉图书馆的搜集、编目、目录、藏书组织、文献检索、信息传播等知识与技能,要善于研究和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信息需求等。另外,图书馆员的理论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质量,理论研究能使图书馆员主动地接受新的图书馆科学理论,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提高工作质量。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少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要开创新的局面,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须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图书馆员队伍。因此加强少儿图书馆干部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综上所述,少儿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作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作用的广泛性、生动性是显而易见的,少儿图书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自己一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但是这一任务的实施,对于目前的少儿图书馆来说,困难不小,需要有志于少儿图事业之士共同努力,付出艰苦的劳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2]江琳,满小螺.浅谈素质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2).
[3]常永平.论少儿图书馆服务育人[J].少年儿童图书馆杂志.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