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会 晏
【文章来源】中国期刊网
【原文出处】经济纵横
【原刊期号】199805
【 正 文 】
经济进程一是反映物质和能源的互相转换,二是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印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过程中,这两个邻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算信息经济的规模。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
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在这集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经济,而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目前物资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或衰退在较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物质经济,而是取决于物质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融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要快得多,信息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要增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信息经济学去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应用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我国信息市场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级,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人才总体素质不高。为此我国应该全方位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邮电行业的发
展优先于其他行业,推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加快发展电子工业,并重点发展微电子工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鼓励各地政府和任何所有制企业发展信息业;加强信息立法进程;鼓励外资企业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产业,鼓励中外合作发展信息技术与国际信息网的联网进程;积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电子市场规模可达1万亿元,到2010年将达6万亿元。
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适应社会信息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充分的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并积极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服务,可以预料,信息经济在下一世纪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