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移植抗原: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在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个体之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移植物在短期内(7天)被宿主排斥。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能引起快速强烈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Ag,即MHC分子(人HLA,小鼠H-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MHC分子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第一节
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 人MHC基因位于第六对染色体的短臂上,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已经测得了该区全部DNA序列。人MHC分为三个区。第I和II区内的多态基因分别编码HLA-I和HLA-II分子。第III区内的基因仅有少数与免疫功能有关。图示:
 HLA
I类基因区: HLA-A、B 和C 是经典的I 类 MHC基因,编码HLA-Ⅰ类抗原(分子)的重链-α链。 HLAII类基因区:
HLA-D是经典的II类MHC基因,编码HLA-II类抗原(分子)。
第二节
HLA抗原(分子)的结构、分布、功能
一、HLA-I类分子(抗原):
1.结构:为异二聚体,一条为重链(或α链),另一条链轻链为β2微球蛋白(β2m),非HLA编码,HLA-I
类分子分为: (1)多肽结合区: α1与α2区形成槽样结构,是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MHC-I分子只能接纳9肽。 (2)
Ig样区:近膜的α3区与β2m互相结合并折叠形成类似免疫球蛋白恒定区的结构;α3区是T细胞CD8分子识别部位。 (3)
跨膜区:仅α链有跨膜区,含疏水性氨基酸,为固定分子。 (4)
胞浆区:传递细胞内外信息。 2.分布: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表面。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不表达HLA-I
类分子(抗原)。
二、HLA-II
类分子(抗原):
1.结构:Ⅱ类分子由α链和β链以非共价结合而成。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个部分形成抗原结合槽,HLA-Ⅱ
类分子分为: (1)多肽结合区: α1与β1区形成槽样结构,是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可容纳12-25个氨基酸。 (2)
Ig样区:近膜的α2区与β2互相结合并折叠形成类似免疫球蛋白恒定区的结构;
β2区是T细胞CD4分子识别部位。 (3) 跨膜区:含疏水性氨基酸,为固定分子。 (4)
胞浆区:传递细胞内外信息。 2.分布:分布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表面、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细胞。
三、HLA分子的功能:
1.参与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MHC-I 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 如病毒或肿瘤抗原, 这些抗原都是在细胞内部合成的。完整的抗原在胞浆内部加工成为抗原片段,
再与MHC-I分子的肽结合沟结合,提呈给CD8+T 细胞。
MHC-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如细菌和毒素蛋白,只有抗原提呈细胞才能呈递外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APC)通过胞吞或胞饮作用将外源性蛋白吞入胞体内,形成吞噬小体,后者再与胞浆中的溶酶体结合,形成内体。溶酶体的酶将完整抗原分解成为肽段。该抗原肽段同MHC-I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
 2.约束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
3.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4.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
胸腺细胞表达的 MHC-I、-II类分子参与了胸腺细胞的阳性与阴性选择,使胸腺细胞分化发育成具有免疫功能的成熟T细胞,其中HLA-I与CD8+T细胞、HLA-II与CD4+T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关。
5.参与免疫调节。 6.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作用:HLA是同种异体抗原,在进行同种异基因移植或输血时,它可在受者体内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特异的Tc细胞,从而攻击移植物细胞而发生排斥反应。
第三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HLA与临床医学 二、HLA表达异常与疾病 三、HLA与组织器官移植的关系
四、HLA与输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