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九章 行动研究法>>本章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解析:勒温是行动研究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提出了实施行动研究的程序问题。)
2.D(解析:行动研究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二、多选题:
1.A、B、C、D
(解析: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而陷入困境。 真实的教育情境是教育问题的发源地。了解一定的研究成果,学习、研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有助于教师发现研究问题。学校或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在现有经验或理论下无法解释的。教师可以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
2.A、B、C
(解析:勒温的行动研究模式中虽然有可能修正总体计划,但却没有总结这个专门环节。)
三、判断题:
1. ×(解析:行动研究是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针对个别学生或特定事件进行研究,也可以针对班级内或学校内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还可以针对一个学区、县、市等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2. √(解析:行动研究就是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一边行动一边研究,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
四、简答题:
1、行动研究的特点:研究主体的特殊性、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合作性与渗透性相互结合、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2、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广泛灵活。它特别适用于中小规模课程的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体性考察。还可以用于对教学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
五、论述题:
1、(1)符合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
(2)有助于教育科学研究中多种研究方法的并用
(3)可以开阔教育科学研究的收益面
行动研究推动了群众性的教育研究,促进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专职的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实际的教育过程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改革教育、提高效益、使学生从中受益。可以说,除了研究成果以外,研究过程的本身已经在产生价值,其受益面广泛,涉及与研究有关的全部人员。
2、在运用行动研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行动研究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进行,有时不能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预想好,设计出周密的研究方案,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边进行研究边修改具体方案。这就要求,在最初构思总方案时,就必须经过缜密的思考,并恰当准确地表述研究题目;还要广泛地参考已有的理论及研究成果,以建立起自己坚实可靠的理论定向或教育观点体系。这样,研究者才能时时把握住研究的总体方向。
(2)行动研究中汇集着许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者要有意识地创造实验条件,既要善于控制实验的客观过程,又要时时控制研究者自身的主观过程,以确保研究始终能处于可能范围的最佳控制状态。要想合理并完善地运用行动研究,就需要充分的理论准备、高度的研究技巧与应变能力。
(3)行动研究的成效依赖于得到广大教师积极自觉行动的支持。教师的发言权、新想法应该获得支持和鼓励。若有控制组或班级(行动研究虽然不强调控制对比,但是应该尽量在某些有条件的方面做到),则应让部分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让他们充分了解新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和做法,使他们认识到有意识地做好控制工作是整个研究项目的重要一环,研究成果的获得一部分也取决于他们的工作。
(4)采用行动研究对课程结构方面的整体性研究,经常需要多方面的人员进行长期的合作。一方面这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另一方面这也将引来许多问题。这是因为参与研究的人员身份不同,各自的观点也不同,需要很好地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同去完成研究的任务。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性,选择不同层次、现实可行性的行动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