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概述
教师讲解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镇,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亲人们多相信鬼神,相信灵魂不死,这些对他后来独特的文学趣味的养成都有着重大影响。
从1947年到50年代初期,是马尔克斯学习创作的阶段。1955年后,他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和深刻的寓意,表现了处于深重灾难之中的拉美人民的独特感受,已经表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特征,并把神奇的“马孔多”镇作为自己描写的主要地点。《枯枝败叶》(1955)则是写出孤独的马孔多人所遭受的数不尽的人为的灾难,包括党派争端、帝国主义侵略等等。
进入60年代,马尔克斯的创作达到成熟时期,1961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恶时辰》,同年,他发表了自认为是“写得最好的小说”——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上校的形象中融进了作家外祖父的经历和作家自己在《观察家报》被封后生活艰难时的切身体验,因而这一形象塑造得极为成功。
马尔克斯在卡塔赫纳担任记者时的报社
1962年,马尔克斯发表了短篇小说《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格兰德大妈实际是美国势力的化身。马孔多则影射着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
1967年,马尔克斯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达到了他的创作的辉煌时期,而且也奠定了他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地位。
70年代以后,马尔克斯的创作虽然没有离开魔幻现实主义的轨道,然而现实主义成分显著增强。1975年发表的《家长的没落》是一部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反独裁统治的小说。主人公尼卡诺是拉丁美洲许多独裁者的艺术概括。
马尔克斯安葬之地
《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马孔多(这是作家多次写过的地方),描写了布恩蒂亚家族六代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