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恭达罗》的人物形象
七幕诗剧《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最成功的作品,也是诗人获得世界声誉的力作。
《沙恭达罗》的基本情节来自史诗《摩诃婆罗多》,也曾见于《莲花往世书》。作者对原有情节进行了加工和改造。诗剧以净修女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揭露和抨击了统治阶级的罪恶,鞭挞和斥责了王公贵族摧残妇女、“始乱终弃”的猥亵行为,有力地表达和宣扬了作家对社会政治制度和爱情婚姻生活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
沙恭达罗的形象。
剧中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是王族仙人和天女的女儿,在幽美、恬静的净修林中成长起来,她并不像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净修者那样,抑制着活人的一切天性,死守着净修的清规戒律。净修林中美丽的自然环境培养了她热爱生活的感情。她爱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憧憬着为净修的清规戒律所反对的人间幸福,向往着为敬修者所厌弃的世俗生活。
沙恭达罗和小鹿
沙恭达罗在冲破了苦行的束缚和考验了豆扇陀的爱情之后,终于用干闼婆方式和豆扇陀结婚。她采取这种结婚方式,正表现了她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自由愿望和自主要求,这一行动本身已经变成了冲击家长绝对全力和宗法家族制度的力量了。
然而,当沙恭达罗前去寻找豆扇陀时,豆扇陀竟否认他们的婚姻。沙恭达罗对豆扇陀尖锐有力的斥责,不仅表现了沙恭达罗坚强勇敢的性格,而且也表现了她对豆扇陀深恶痛绝的感情。她毅然离开豆扇陀的王宫,由表现出被压迫妇女对自由和自主的要求,是对古代印度对妇女制定的法典规定、传统习俗和宗法制家长的绝对权力的蔑视与冲击。
豆扇陀。是迦梨陀娑塑造的理想国王的形象。在爱情上,他热烈、大胆而又理性地追求沙恭达罗,并用干闼婆的方式与之结婚。他没有像现实社会中的国王那样去掠夺和霸占沙恭达罗,这一行动正表现了他的思想——爱情是双方的,才是幸福的。但是,在肯定豆扇陀爱情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他爱情的悔恨和痛苦中依然铭刻着封建帝王印记。在他爱情的烦恼中也包含着王位和财产无人继承的忧伤。因而,在与沙恭达罗破镜重圆时,不能不看到在豆扇陀的爱情中蕴藏着继承王位和财产的利害关系。
沙恭达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