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日本文学的成就
最早的书面文学出现在奈良时期。这时期书面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与《万叶集》。《古事记》是一部记录古代神话与传说的作品。此时,日本文学的成就体现在和歌的创作上。和歌是日本古典格律诗歌的总称。和歌的大意就是大和之歌,即日本诗歌。八世纪的下半期,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问世。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些类似于《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万叶歌人”当中,值得一提的有名姓的诗人有山上忆良、大伴家持等。
8世纪末,天皇都城从奈良迁到平安,开始了持续400年的“平安时期”。物语文学取得的成就较为突出。物语文学指的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10世纪初)。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物语文学在产生之初就分为两大类,一为虚构物语,另一类为歌物语,这两类物语都是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发展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美性。
物语文学在这一时期取得较高成就,尤以11世纪出现的《源氏物语》为最。
在幕府时期,以表现武士生活、适应武士需要的武士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部分,平民文学也逐渐抬头。戏剧文学的出现是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新因素。受中国戏剧的刺激,日本出现了初期戏剧“能”和“狂言”。“能”是以音乐、歌唱、舞蹈为主的戏剧,狂言是以对白为主的独幕喜剧。
江户时期,由于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的繁荣,商人的大量涌现及其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商人文学也就在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逐步成为主流。
占据这时期诗坛中心地位的是俳句。俳句是由和歌变化而来,最初作为余兴吟诵,以后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诗体。其诗歌形式短小,由“5,7,5”3句式17个音节组成,集中表现对事物瞬间的印象或感受,含蓄凝练。松尾芭蕉(1644-1694)是俳句的代表诗人,被称为“俳圣”。
小说方面的主要形式是以表现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小说,称为浮世草子。代表作家是井原西鹤。净琉璃和歌舞伎是这时戏剧方面的主要形式。净琉璃本是由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木偶戏,歌舞伎则是由舞蹈演变而来的歌舞剧。代表作家是近松门左卫门(1653-1742)。他的戏剧成就最大的是以商人生活为题材的“心中物”(情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