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十四章 中古亚非文学->知识点四

观看视频学习

波斯诗人及创作
(一)

波斯诗人及创作
(二)

萨迪的《果园》及《蔷薇园》

边学边练

萨迪的《果园》及《蔷薇园》

萨迪的代表作是《果园》(1257)和《蔷薇园》(1258),比较起来,后者内容更为重要,艺术成就也更高。这是两部道德训诫式的作品。《蔷薇园》是一部散文作品,叙述中既有无韵散文,也有韵文,并插入几句诗,借以点明主题,加强效果。《果园》则完全是诗。

从总的思想倾向看,《蔷薇园》是一幅现实世界的图画,在这部作品中,人的精神与道德面貌是什么样子,就被圆熟地表现为什么样子。《果园》则是萨迪对理想世界向往的产物,书中充满善良、纯洁、理想和赤诚。

《蔷薇园》和《果园》的基本思想。

仁爱慈善是萨迪思想的核心,劝善惩恶是萨迪作品的主题。上述两部传世之作,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诗句“亚当子孙皆兄弟”已成为联合国阐述宗旨的箴言。

《蔷薇园》及《果园》里,诗人热爱人民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是出于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所以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两部作品用了很大篇幅反映了暴君酷吏对人民的压迫。但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萨迪也主张忠君,赞赏历史上的有道明君。与忠君爱民思想相联系的,是萨迪“敬主行善”的宗教观。作为一个伊斯兰苏菲派信徒,萨迪同样主张虔诚敬主,勤于祈祷。他反对貌合神离的信仰,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伪善的神职人员。对那些口是心非的假善人进行强烈地谴责。

萨迪诗文的艺术成就。

萨迪十分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蔷薇园》采用诗文相间的形式,把讲故事与道德训诫结合起来,通俗易懂。“笔调新颖,亦庄亦谐”,不拘一格。加上语言准确、生动,使人在聆听教诲的同时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萨迪的语言平易新奇、朴实而优雅,后人常把波斯语称为“萨迪的语言”。他的作品尤其是《蔷薇园》,不仅成为后世人学习波斯语的最理想的范本,而且也是穆斯林道德修养的必读经典。

网络课程图片\萨迪塑像.jpg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四中第四部分 边学边练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归纳知识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