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首次使用磺胺药要加倍?为什么和合用疗效可提高许多倍?
因磺胺药只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没有杀菌作用。磺胺药能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抗菌增效剂能抑制细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当他们合用时,双重阻断了细菌叶酸的合成,由单独抑菌变成杀菌。
2.怎样合理使用抗球虫药?
(1)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
(2)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主要用于球虫感染后期治疗;
(3)作用于球虫第一、二代裂殖体的抗求球虫药联合应用;
(4)作用于不同峰期的药物轮换用药;
(5)抗球虫药与抗菌药联合使用;
(6)抗球虫药与免疫增强剂合用;
(7)注意配伍禁忌。
3.什么是药物的?药物的不良反应哪些方面?
药物在发挥防治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作用,这就是不良反应。它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
4.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敏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泛,毒性低,副作用少。环丙沙星、二氟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单氟沙星、氧氟沙星等。
5.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什么?
(1)严格掌握适应症推断或判定病原微生物,选用适当药物。
(2)根据药动学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保证剂量合适,疗程充足和防止不良反应。
(3)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不滥用抗菌药物,及时、足量、疗程恰当;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和长期用药;病因不明或病毒性感染不要轻易使用抗菌药物。
(4)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家禽体况,增强机体免疫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合理: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组合;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
6.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的概念是否相同?为什么?
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并非同义词。有某种药理效应不一定都会产生临床疗效。舒张冠状动脉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药。
7.试论述如何从药物的效应决定临床用药的方案。
①选用有选择性的药物;
②选用安全范围大的药物;
③利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增加药物的治疗作用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8.试论述如何从药物的效应决定临床用药的方案。
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影响胃肠道吸收。溶解度、解离度、胃肠蠕动的变化;
②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引起作用增强或产生毒性;
③影响生物转化。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
④影响药物排泄。改变尿pH值或肾小管主动分泌过程而影响其他药物的排泄速度。
9.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正确诊断;
②用药指征明确;
③了解药物动力学知识;
④预期药效与不良反应;
⑤合理处方;
⑥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
10.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新斯的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
新斯的明能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其结构中的季铵阳离子头以静电引力与胆碱酯酶的阴离子部位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裂解,所生成的二甲胺基胆碱酯酶水解速度较慢,使酶受抑时间较长,产生乙酰胆碱的M和N样作用。
11.肾上腺素对不同部位血管的作用及对血压的影响。
肾上腺素对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力最强,也显著收缩肾血管,对脑和肺血管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地舒张;对骨骼肌血管,因其β2作用占优势,故呈舒张作用;也能舒张冠状血管。肾上腺素在治疗量时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较大剂量静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12.简述局麻药的吸收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过度兴奋可转为抑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此为其毒性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可降低心肌兴奋性,高浓度时可扩张小动脉,少数人或动物对此作用较为敏感;利多卡因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13.怎样合理应用呼吸兴奋药?
把握应用呼吸兴奋药的前提条件,即气道通畅及呼吸肌结构和功能基本正常;中枢性呼吸抑制在应用呼吸兴奋药的同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对因治疗、人工呼吸、吸氧、针灸等;按药物适应症选药,如新生畜窒息、一氧化碳中毒首选山梗菜碱,中枢抑制药中毒首选尼可刹米等;需多次用药时宜交替使用几种呼吸兴奋药,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防发生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