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一章>>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把你们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一下吧。

实践活动:X学校运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调查

实践主题

反思学校教学及管理中教育测量作用的现状。

实践任务

通过问卷、座谈或分析文献的方式,以X学校为例,调查学校运用学生测验改进教学、进行教师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参考样例:

仅以学生成绩考评教师,其弊大矣

年终将至,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又将对教师进行一年一次的年度考核了。在年度考核中,许多学校往往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甚至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吗?有利于我们教育的健康发展吗?本人认为,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评奖罚教师,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们实行的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在知识、能力、品德各方面都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不是只会应付考试。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教师进而进行奖罚,是应试教育的表现,它片面强调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多方面技能的锻炼和品德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生成绩的优劣,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教师主导方面的原因又有学生主体方面的原因。所以,简单地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标准,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教师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做法,会使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就会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维,就会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泥淖中,学生就会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考试成绩,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通过考试作弊等手段来获得高分,从而使师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品德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四,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特点,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授业解惑”,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向他们“传道”。一名优秀的教师,其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些显然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涵盖。而且,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往往有不一致的时候,因为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决定了许多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立竿见影,其作用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罚,就会使教师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能力、品德的培养,只注重教学的短期效应而放弃对学生人生的长期影响。

第五,不符合考评客观、全面、公正原则。

对教师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应遵行客观、全面、公正原则。评价既要注重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育结果;既要注重教育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育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注重全面素质的发展。但是,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显然不符合考评的客观、全面、公正原则。

 

教师分析:

教育测量具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行使教育管理、判断教育质量优劣等功能,而教育测量可以通过量化方法将管理和评估对象的表现与绩效转化为分数,从而进行分数管理。但在实践中,为了考核更为方便和可测,把教师各方面的表现最后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这对教师工作积极调动、工作改进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这篇文章对此弊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教育测量的功能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进入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