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五章>>本章练习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凡是适合t检验的资料都适合Z检验。

(   )2.F检验主要运用于方差分析,所以F检验和方差分析是一回事。

(   )3.t分布不同于正态分布,随其容量的变化而变化。

(   )4.在统计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值越大,接受备择假设的机会就越小。

(   )5.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小,那么有理由认为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   )6.如果推断统计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损失不大,可以适当提高显著性水平。

(   )7. 如果资料可靠,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可以避免。

(   )8.在相同水平下,单尾检验比双尾检验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多。

(   )9.无论单尾检验还是双尾检验,若在0.0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都说明比较的两个变量之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   )10.适合Z检验的资料也适合t检验

(   )11.F分布是一个小样本分布,受自由度影响比较大。

(   )12.统计假设检验中,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机会越大。

(   )13.Z检验是t检验的一种特殊形式。

(   )14.配对样本属于相关样本。

(   )15.Z分布、t分布、F分布都是对称分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面关于原假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差异假设     B.零假设     C.研究假设    D.与备择假设对立

(   )2. 下面关于备择假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差异的假设   B.研究者希望拒绝的假设    C.研究假设   D.与原假设对立

(   )3.下面假设检验的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检验    B. 检验     C.检验        D.符号检验

(   )4.参数假设检验中,如果研究者只关心两总体参数间是否存在差异而不关心其差异方向,宜采用的检验是:

A.单尾检验    B.双尾检验     C.左尾检验        D.右尾检验

(   )5.下面关于单尾检验与双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问题的提法相同      B.假设形式不同   

C.否定区域相同        D.相同α水平下,双尾检验临界值大于单尾检验临界值

(   )6.下面关于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A.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显著性水平    B.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1-

C.两类错误可以避免             D.减少两类错误的方法是提高显著性水平

(   )7. 总体非正态分布时,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检验    B. 检验     C.检验    D. 只有在大样本时才采用检验

(   )8. 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30时,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

A.检验    B. 检验     C.检验        D.检验

(   )9. 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样本方差是否相等,宜采用:

A.检验    B. 检验     C.检验        D.检验

(   )10. 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30时,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

A.检验    B. 检验     C.检验        D.检验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某县高三学生毕业会考,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一位教师从全体考生中随机抽取33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如下。问这33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否与全县高三学生毕业会考的平均成绩一致?

80  65  72  87  57  60  90  73  84  75  92  79  85  61  59  89  78  65  91  93  61  77  87  50  80  79  83  70  94  92  76  83  70

2.从某区的一所小学三年级中随机抽取男生40名,女生36名,进行发音测验,结果男生发音的平均成绩为73.5分,标准差为17分,女生发音的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3分。试问男、女生的发音成绩是否显著性的性别差异?

3. 某市六年级英语统一考试平均成绩为72分,该市某小学六年级22份试卷的分数分别为:70,75,55,88,73,72,74,65,80,59,63,76,81,83,60,78, 67,54, 69,66,50,68。问该校六年级英语平均成绩是否与全市英语平均成绩一致?

4.随机抽取40名五年级学生,在期中进行了一次写作能力测试,平均成绩为68分,标准差为13,期末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测验,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0,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为r=0.6。问这40名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下半学期是否有了显著性提高?

5.某县从四所中学中各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历史知识测验成绩如下表,请检验各校历史知识测验成绩的离散程度是否相同?

四所学校学生历史测验成绩

序号

X1

X2

X3

X5

1

2

3

4

5

6

7

88

84

85

67

72

83

64

86

80

73

64

92

58

67

82

73

62

75

80

66

75

94

80

76

83

72

65

58

Σ

543

520

513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