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八章>>本章练习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测验题目的难度必须根据测验的目的确定和评价。

(  )2.增加测验的长度,有助于提高测验的效度,但不能提高信度。

(  )3.教育测验按照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分成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两类。

(  )4.成就测验就是学业成绩测验。

(  )5.学生运动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验。

(  )6.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测验是准备性测验。

(  )7.像是非题、选择题、论述题这样的题目叫客观性试题。

(  )8.主观性试题适合测量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  )9.智力测验就测验的严格程度来说属于标准化测验。

(  )10.标准化测验测得的数据不能直接相互比较。

(  )11.实践中,教师应用得最多和最愿意用的测验是自编测验。

(  )12.确定效标关联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专家评价法。

(  )13.难度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  )14.客观性试题区分度的分析常用积差相关法。

(  )15.常摸同一团体中解释分数的标准或参照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   )1.衡量测验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信度与区分度   B.效度与信度    C.难度与效度    D.难度与区分度

(   )2. 一个测量学生的职业兴趣的自陈量表分别在3月末和4月中施测了两次。量表的编制者想看看经过了三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的职业兴趣有何变化。请问他们所关注的是哪一种信度?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 同质性信度   D.分半信度

(   )3. 在教学开始之前,为了摸清学生现有的水平和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对新学习的准备情况,教师常常进行:

A.形成性测验   B.终结性测验   C.准备性评价   D. 标准化测验

(   )4.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指 (   )

A. 效度        B. 难度        C. 信度        D. 区分度

(   )5.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一般水平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

A. 模型        B. 常模        C. 量规        D. 参照物

(   )6.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信度与区分度   B.效度与信度    C.难度与效度    D.难度与区分度

(   )7.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A.同质性信度     B.复本信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重测信度

(   )8.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校标

(   )9.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测验属于:

A.形成性测验   B.终结性测验   C.准备性评价   D. 标准化测验

(   )10.按照测验的内容,测验可分为:

A. 成就测验和心理测验   B.客观性测验与主观性测验   C.标准化测验与自编测验       D. 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客观性测验的优势是什么?

2.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确定测验项目的难度水平?

4. 在200名考生中,高分组54人,其中35人答对某道选择题,低分组54人,其中8人答对该题,试分析该题的区分度。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谈谈实践中如何提高测验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