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十章>>本章练习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测验的时限可以通过试测来确定。

(  )2.编制测验的取材范围随测验目的不同而不同。

(  )3. 学业水平测试,不管是综合测试还是单科测试,其属性是一样的。

(  )4.一个好的测验是实现教育测量功能的基本前提。

(  )5.编制测验时,要考虑测验的用途,而不是考虑被试的社会背景。

(  )6.同一测验内容和目标,可以用多种题型来呈现。

(  )7.教育测验的用途不同,测验题目的难度水平就有差异。

(  )8.所编制的测验要体现测量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  )9.设计测验蓝图可以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

(  )10.设定科目应考查的目标层次时,应将目标从低到高列出来。

(  )11.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成为测验内容。

(  )12.学生平时作业常见的错误是测验材料的重要来源。

(  )13.教师编制试卷,不能用别人现成的试题,试题必须原创。

(  )14.设计双向细目表可以使测验对所测内容与目标有较好的代表性。

(  )15.出题材料要丰富,这样才能保证测验内容的覆盖面。

(  )16.试卷要体现公平性原则,不用考虑材料性质。

(  )17. 测验指导语主要是对测验目的的说明和被试应该如何反应的指示。

(  )18.测验试题编制是一个反复编辑、修改的过程。

(  )19.试题数量以全部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为准。

(  )20.标准分数是一个相对地位量数。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编制测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测验的:

A.属性    B.目的     C.用途       D.对象

(  )2.下列在编制测验要考虑的因素中,属于被试方面的因素是:

A.社会背景   B.测验目标     C.试题类型      D.教学重点

(  )3.测验蓝图可以保证测验的: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  )4.双向细目表的两个维度是:

A.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       B.测验题型与测验分值

C.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       D.测验题型和测验目标

(  )5.测验内容要目的确定,必须依据:

A.学校实际和教学大纲         B.测验题型和测验目标

C.测验目标与用途             D.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  )6.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分配比例,主要确定测验内容的:

A.难度    B.权重     C.材料     D.目标

(  )7. 所采用的测验材料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性,体现的是测验材料的:

A.丰富性   B.公平性   C.普遍性   D.进取性

(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标准分数特点的是:

A. 可比性   B.位置确定性     C. 绝对性     D.可加性

(  )9.下列关于测验常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代表性的样本组   B.根据样本试测统计获得资料

C. 针对某种人群    D. 已知的、规定的数据

(  )10. 所采用的测验材料要有足够的覆盖面,体现的是测验材料的:

A.丰富性   B.目的性   C.普遍性   D.公平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设计教育测验时要考虑哪些基本问题?

2.教育测验试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编制教育测验时,如何才能使评分客观、准确?

4.在编写教育测验试题时需要遵循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举例说明在编制测验时,教师如何搜集测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