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阐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明确这四个领域学习理论的具体人物、主要观点、理论内容、对教育的影响等内容。具体如下:
1.注意区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识记主要代表人物。
2.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注意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刺激泛化和分化的区别。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惩罚,注意强化与惩罚之间的区别。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6.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
7.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学生观上强调学生本身的经验结构。
8.人本主义倡导有意义的自幼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理论的内容,请在学习资源继续了解本章拓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