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上述视频深入了解了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现在我们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新学习开始之前, 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已有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迁移越容易产生。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越概括,越能够不受事物表面特点的制约,从结构特性着眼,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关注知识本身的掌握,还需要使学生明白何时、何处、如何迁移某种经验,拥有迁移的心向,沿着正确、合理的程序分析问题,提高已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二.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1.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在选择这些基本的经验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的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能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三、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你是否掌握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