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  学习要点 |  关 键 词 |  知 识 点

意象与意象迭加

一、意象

前辈学者俞平伯曾评温庭钧的词说:"飞卿之词,每截取可以调和的印象,而杂置一处,听其自然融合在读者心眼中。"

俞平伯所说的在词中"杂置一处"可以调和的各种"印象",用文学理论术语来指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

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那在一瞬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作为诗学术语的意象,则是指通过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融会了主体意趣的形象。它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是"人心营构之象"即艺术创造的产物。这种"人心营构之象"也就是一种表意之象,它是诗人主观的"意"和真切可感的客观的"象"的融合,在这里,"象"实际上成为"意"的载体,诗有意象,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诗必借助语言完成审美传达。意象心物交融、主客观统一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应该通过意象的品评去把捉蕴涵于诗中的"意","意"仍是主导。正是诗人"心"、"意"的主导作用,使诗中意象都或隐或显地带上"我"之色彩。

二、意象迭加

与意象相关的是意象迭加。

所谓意象迭加,也就是两个意象不加评论地并置一起,成为一个迭合在一起的意象,由此造成一种复合的意象表现,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效果。

意象迭加产生的效果最大的特点,就是达到"无我之境"的意境之最高境界。意象是心物的产物,但"我"仍是主导:诗人"心""意"的主导作用,使诗中意象或隐或显地带上"我"之色彩。而意象迭加,意象之似乎只是客观的形象,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意象在相互映衬相互生发中迭合为一,产生令人品味不尽的韵味。

通过意象的创造来实现诗的审美传达,本来就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意象并置或意象适加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间创作中也多次被使用,但是相比而言,在现代,意象迭加的手法在西方更受青睐。西方现代意象派诗人针对当时诗坛所充斥的感伤颓废,以致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毛病,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灵感,主张用简炼、精确的语言呈现硬朗,清晰而富于独创性的意象,通过意象的创造直接表现诗人的瞬间感受。要在具体中捕捉住抽象的强烈感觉,作意象的直接呈现。

三、意象的解读

蔡伸的《苏武慢》写羁旅伤别。作者是北宋未南宋初人。北宋未年,强大的女真政权占领了北宋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兵戎相见,战乱纷起,国破家亡,一片衰败。词人辗转迁徙,困顿流离,居无定所,行无定迹,四处飘泊,心情黯然。作者怎样来表现其悲怆的心境呢?他不是直露露表白,而是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荒秋暮景:雁阵掠过,飞落沙滩;秋水生寒,烟霞蒙蒙;远处,古垒上,飘来悲凉的胡笳声。家园已是面目全非,一片萧杀。隐隐青山迢迢秋水,何处是归途?但只见萧萧败叶,天边点点乱飞的寒鸦,在寻找林子投栖。这眼前冷寂荒凉的景象,怎不教人心伤。这平沙之落雁,冷烟寒水,荒凉的古垒,青山,败叶,瞑鸦都成了诗人用以传达他凄凉心境的形象。这些形象不是一般的景象,而是意象,它们成了作者悲凉?quot;意"传达的载体。这些意象都进入作者的主观情感,经其筛选而留下,(所见肯定不只是这些形象),已加进了作者的生命体验,所以作者看物的眼光不是客观事物,而是心物交融之物,是"人心营构之象",我们正是要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品味,才能把捉住诗人之意。

如果说上片的意象还算是眼前之景,虽已经过主观情感洗礼,但毕竟是客观的,那下片记忆中的景象,邃馆朱扉、小园、香径、桃花则是多年生活中无数场面的代表,是从无数形象精练出的,由诗人之心营构出来的意象,它传达的是诗人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的幸福感。那时生活安定,居于深馆朱门之内,馆中春光旖旎,桃花灼灼,人面生辉,漫步在袭香的园中小径上,有佳人作伴,多么惬意。这组国未破时安逸处境的一组意象与眼前飘泊处境中的一组意象形成了强列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离愁之浓,羁旅之苦。

埃兹拉·庞德《地铁车站》则是运用意象叠加的典范制作。美国诗人是意象派诗歌运动鼎盛时期的代表诗人曾经被爱略特称为"最卓越的匠人"。他这首《在一个地铁车站》,历来被认为是代表意派诗歌成就压卷之作。

地铁车站,诗人随下车的人流走出车厢。前面是在不太均匀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昏暗的地铁甬道。突然,诗人在不经意的抬头一瞥之间,只见男男女女从昏暗的甬道迎面涌来,一个美丽的面孔,又一个,又一个......,那些在诗人眼前不断出现又很快消失的脸庞,拨动了诗人的心灵,在诗人的眼前,竟同时出现了湿漉漉 的黑色枝条上缤纷绽放的美丽花瓣。全诗只有两句,而这两句诗直接呈现在也只有是两个意象。前一句是人群中隐现的脸,后一句是枝条上绽放的花。

这里的"花瓣"不是"脸庞"的某种象征或者比喻性的描绘,也不是那种已经在诗中被用得俗滥的由脸及花的联想,而是诗人发现美的那一瞬间眼中、心中同时出现的,或者说被诗人同时捕捉的两个意象。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其实是一种眼中之象的心灵化或者心灵之象的视觉化。人面和花瓣两个意象最终迭合为一,构合成"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的一个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


练习题

  1. 温庭筠《菩萨蛮(水晶里颇黎枕)》在意象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2. "丝绸的瑟瑟响停了,/尘埃飘落在院子里,/足音再不可闻,落叶 /匆匆堆成了堆,一动不动。/落叶下是她,心的欢乐者。//一片贴在门槛上的叶子"(埃兹拉.庞德:《刘彻》)分析此诗的意象迭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