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第十八章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退,则可导致内源性厌氧菌感染。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革兰染色阳性,都能产生芽胞,芽胞直径大多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成梭形,芽胞的形状和位置在鉴别上有意义。
一、破伤风梭菌
1.生物学性状
破伤风梭菌周身鞭毛,芽胞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繁殖体为革兰氏阳性。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肉汤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产生气体,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
一般不发酵糖类,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形成吲哚。
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强大。
2.致病性
破伤风梭菌芽胞由伤口侵入人体,发芽繁殖而致病,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剌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厌氧环境,
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工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从而破坏上下神经原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导致兴奋性异常增高和横纹肌痉挛,引起破伤风
3.微生物学检查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根据有无创伤病史和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作微生物检验。
4.特异防治:破伤风一旦发病,治疗困难,应以预防为主。
(1)人工自动免疫:接种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紧急预防除用类毒素加强免疫外,可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3)特异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早期足量。
二、产生荚膜梭菌
1.生物学性状
革兰氏阳性粗大梭菌,芽胞呈卵圆形,芽胞宽度不比菌体大,位于中央或末次端。有明显的荚膜。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是θ毒素的作用,而外环不完全溶血是a毒素所致。在疱肉培养基中肉渣不被消化,有时呈肉红色。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生成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海棉状碎块。管内气体常将覆盖在液体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这种现象称为“汹涌发酵”,是本菌的特点之一。
2.致病性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似,产气荚膜梭菌既能产生多种强烈的外毒素,又有多种侵袭性酶,并有荚膜,构成其强大的侵袭力,引起感染致病。
本菌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急性坏死性肠炎,其中最重要的是气性坏疽,以局部剧痛、水肿、胀气、组织迅速坏死、分泌物恶臭,以伴有全身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感染。
3.微生物学检查
气性坏疽发病急剧,后果严重,及早诊断甚为重要。由于本菌分布广泛,所以单凭创口发现此菌还不足以诊断。尚需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诊。
4.特异防治:
目前尚缺乏有将效的预防制剂。预防的办法主要是早期扩创,清洁伤口,局部用双氧水冲洗,以破坏厌氧环境。
除早期应用多价抗毒素外,应配合手术、抗生素及支持疗法等,临床用高压氧治疗气性坏疽。
三、肉毒梭菌
1.生物学性状
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有周身鞭毛,无荚膜。芽胞椭圆形,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菌体似网球拍状,芽胞抵抗力甚强

严格厌氧,血液琼脂平板上有β溶血。能消化肉渣,使之变黑,有腐败恶臭。
2.致病性
肉毒梭菌的外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最强的一种,它比氰化钾毒力还大一万倍,人服0.1微克即可致命,纯化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能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破坏,是一种嗜神经毒素,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作用于脑神经核、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妨碍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引起肌肉松驰性麻痹,引起肉毒中毒。
婴儿肉毒病是由于婴儿肠道内缺乏能拮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食用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食品后,芽胞在这情况下定居于盲肠,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中毒。3.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的依据主要是检测毒素,标本为食品、病人粪便或血清,用已知抗肉毒血清在小白鼠体内作中和试验,或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4.特异防治:预防的原则是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多价抗毒素血清可作紧急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无芽胞厌氧菌均为正常菌群,在下述条件下才引起内源性感染:
①因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原因,使屏障作用受损,致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
②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使正常菌群失调。
③机体免疫力减退。
④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组织坏死、或有异物及需氧菌混合感染,形成局部组织厌氧微环境。
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力往往不强,细菌的种类不同其致病物质也不完全相同。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往往无特定的病型,常引起局部的炎症、脓疡和组织坏死等,并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
具有下列特征之一时,应考虑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
①发生在口腔、鼻窦、胸腔、腹腔、盆腔和肛门会阴附近的炎症、脓肿及其他深部脓肿。
②分泌会为血性或黑色,有恶臭。
③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细菌,而在有氧环境中培养无菌生长。
④血培养阴性的败血、感染性心内膜炎、脓毒血栓性静脉炎。
⑤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长期治疗无效者。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1999-2005 All Rights Reserve
最佳浏览 IE5.0 1024×768 256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