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小说
一、什么叫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托斯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件不发生融"。在这里,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里,主人公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为作者的意志所限制,他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巴赫金指出,托斯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而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主人公的"声音"既不是服从刻画性格或展示情节的需要,也不是作者思想和立场的表现(即如我们通常在传统浪漫主义作家们那里看到的是代作者说话),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换句话说,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这样,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二、复调小说的解读
让不同的声部发出各自声音的最方便的办法当然是在叙述人话语之外,由不同人物通过他们自己独立的话语(包括人物自我剖析、心理独白以及类似人物心理独白的书信、日记等)进行自我展示。《罪与罚》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这个七月初异常酷热的傍晚,拉斯柯尔尼科夫顺利地避开了女房东,从他租住的那间类似柜厨的顶楼房间来到大街上,正"慢悠悠地、仿佛踌躇不决地向
K桥走去"。这时,我们听到的是叙述人的声音。叙述人开始了他的叙事,似乎是不动声色的。然而,叙述人同时对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评论。"他不是胆小怕事,他压根而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从某个时候开始他动不动就发火,情绪紧张,仿佛犯了忧郁症似的""其实,他毫不害怕女房东,不管她想出什么主意来对付他。可是……"这一部分一连串的转折句式,在让读者看到人物此时的一些精神状态的同时,也使读者看到了叙述人"踌躇不决"和没有把握。叙述人的话语只是借助人物已经显示出来的有限的外部状态所作的推测和评说。而且,应该注意,从通常的叙事和介绍人物的角度看,这一部分还缺少许多有关主人公关键信息,比如主人公何以近来不再为他的贫寒困窘的境况苦恼了?他又何以再也没有心思做他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事务了?特别是,此刻正在向K桥方向走去的主人公究竟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这件他准备去做的事情?这件事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到底要干什么?这些通常在叙事一开始就应该向读者交代清楚的内容,在这里却只字未提,叙述人是否故意避而不谈呢?往下读,我们就会发现,这是因为叙述人自己也不知道--他所知道的并不比主人公更多。关于主人公更多的、同时也更准确的信息,我们只能从人物自己的话语中去捕捉。这时,人物的声音出现了:"--那不行,倒不如学猫儿的样,乘机逃下楼去,溜之大吉,免得让人看见。"这是采用间接方法所做的人物心理独白的直接转述,这一转述,让读者看到我们的主人公并不是叙述人评论的那"毫不害怕女房东",他事实上还是有点怕。
接下来是主人公的心理独白。人物的自问自答将人物此时此刻的紧张、犹疑进一步明确地展示出来。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确要去完成一件事情,而且从他的紧张、犹疑的心理状态来看,这一定是一件不仅特别,同时还是非常重大事情。至于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在这一个阅读阶段我们都还不太清楚,只能随着小说进一步的叙事去逐步得知了。
从对这一部分的解读中我们看到,叙述人与故事主人公都分别用各自的声音在说话,或者说他们各自用符合自己身份标志的语言在"对话"。这种对话统一在叙事过程之中,相互之间有补充也有冲突,但都既保持了自己话语行为的独立性,又不破坏对方话语行为的独立性。这正是《罪与罚》叙事上的突出特征。在这部展示了众多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中,我们可以听"混成"一体的各种人物的声音: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声音、失去职务的九等文官马尔美拉陀夫的声音、马尔美拉陀夫妻子的声音、被逼良为娼的马尔美拉陀夫的女儿索尼雅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多声部混成"的复调叙事明显地造成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的态度,人物命运、心理、行为乃至与人物相关的现实世界,都以其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再可能简单地,从某种单一的、理念化的观点去看待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生活,我们也不再可能毫无保留地去接受某种关于世界的单一的看法或解释。这种复调小说使得小说成为立体的,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观点的交锋。在这里,任何一种单一的线性的思维方式或固定不变的道德观念都会受到挑战和对抗。而任何一种观点也都有了生存的可能性。
练习题:
1、 什么叫复调小说?
2、 复调小说有哪些特征?
3、 复调小说的创始者是谁?
4、 复调小说理论是谁提出的?
5、《罪与罚》中的复调体现在哪里?
参考书目:
M·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托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