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知识点一

观看视频学习

欧洲中世纪历史及文化情况

中世纪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英雄史诗

城市文学

休闲驿站

城市文学

教师讲解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饿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

城市文学的特点。城市文学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不同,它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因此最富有现实性,语言也极生动,深受群众欢迎。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像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都是新的体裁。城市文学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内容一般都是讽刺性的,讽刺的对象是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特别是教士更是经常被嘲笑的对象。

中世纪城市文学的重要作品是关于列那狐的故事诗。《列那狐故事》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形象描绘,反映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列那与猛兽如狮子、骆驼、熊和狼等的斗争,反映了市民与贵族、僧侣之间的矛盾。诗作歌颂了市民的机智,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讽刺和嘲弄。列那对小动物的欺侮,则反映了市民内部上下层之间的矛盾。许多故事谴责了列那的丑行,肯定了小动物的胜利。这种寓意和讽刺的风格,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14世纪以后,城市戏剧也发展起来。城市戏剧的前身是宗教剧。中世纪中期之前,在宗教仪式和民间表演基础上曾形成了宗教剧,主要表演宗教故事。演出地点在教堂,主要形式是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城市兴起后,市民有了自己的戏剧活动,演出地点也搬到了集市上,戏剧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城市戏剧的主要样式有道德剧、傻子剧及笑剧等。道德剧把抽象的伦理观念人格化,内含劝善惩恶的寓意;傻子剧用人物傻言傻行嘲讽贵族和教士;笑剧(也称滑稽剧)以戏谑的手法反映市民生活,表现他们的人生哲学,是市民戏剧中现实性最强的一种。其中《巴特兰律师》是法国笑剧的代表性作品。作品写巴特兰与羊倌捉弄布商,最后律师又被羊倌捉弄。剧本把狡猾当作机智聪敏的美德加以颂扬,显示了市民意识的典型的特征。城市戏剧的出现和繁荣,也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边学边练

1.中世纪世俗文学成就较高的有( )。

2.欧洲中世纪后期著名的英雄史诗有( )。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一中第六部分 休闲驿站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知识点二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