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涅金形象
从1823年5月到1831年秋,普希金用了8年多时间,写成了他的代表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称这部诗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奥涅金形象和“多余人”。这部诗体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彼得堡的贵族青年叶甫概尼•奥涅金,他是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出身名门,阔少爷的地位、教养和生活方式使他养成了花花公子的脾性。他整天出入于贵族社交场合,成了那里的时髦人物。奥涅金把许多时间用在装扮自己、不停地来往于各个交际场合。但对这种生活,奥涅金并不满足,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他曾读过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受到过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思想的影响。他不满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开始怀疑。他在精神上高出于一般贵族庸人之上。他读书、从事创作、也在自己的庄园里从事农事改革。他痛苦地寻求出路。这是当时进步贵族青年的表现。
作品插图
但是,奥涅金和一般贵族又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贵族教育使他毫无实际工作能力,缺乏毅力和恒心。他厌恶辛勤的劳动,读书也没有系统,不久便“丢下了书籍”;至于在庄园的农事改革,他并不是想对社会做些有益的贡献,而“只是为了消磨时光”。他干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也无力摆脱贵族阶级传统思想和习俗的影响,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拒绝了达吉亚娜的诚挚爱情。奥涅金的形象反映了俄国19世纪20年代一部分贵族青年彷徨苦闷和无力从事社会斗争的矛盾性。这类青年在俄国文学中成为一种特殊的形象,即“多余人”。
奥涅金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