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七章 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四

观看视频学习

狄更斯简介

狄更斯30年代
到40年代作品

狄更斯40年代
到50年代作品

狄更斯50年代
到60年代作品

长篇小说
《双城记》

长篇小说《双城记》

长篇小说《双城记》代表了狄更斯创作的最高成就。

《双城记》(1859)虽然称为历史小说,但这不是一部忠实的史实记录。狄更斯把人物命运借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进程加以繁衍铺陈,描写法兰西帝国首都巴黎和英国的伦敦。

《双城记》体现出了作家人道主义思想的双重性。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一方面对被压迫的法国贫民充满同情,描写了以厄弗里蒙地侯爵为代表的法国贵族的荒淫无耻、他们对穷苦的劳动者的迫害和践踏,表现了人民反抗贵族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人民革命斗争的血腥和残酷。他把人民群众的暴力斗争看成国家民族的灾难,认为群众的无理性的革命将会使国家陷入无政府、无秩序的可怕状态;互相杀戮的结果是人性中恶的膨胀,最终不仅毁灭他人,还将毁灭自己。

针对当权者和被压迫者的暴力对峙,狄更斯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他再以前的作品中不断反复宣扬的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他提出了用仁爱、宽恕、和解来代替阶级对抗的思想。在他看来,只有“勿以暴力抗恶”,用仁爱、宽恕的精神来对待敌对的阶级,才能真正解决阶级对立。否则,以违反基督教仁爱精神的“以暴抗暴”必然会害人害己。相反,那些不计较旧恶,相反却以人道的情怀拥抱世界的人,则是改造社会、匡正时弊的力量之源。

恭喜你,知识点四已经全部学习,

点击进入知识点五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