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七章 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五

观看视频学习


果戈理简介


《死魂灵》


玛尼洛夫


科罗皤契加


罗士特来夫


梭巴凯维奇


泼留希金


乞乞科夫

果戈理简介

教师讲解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为俄国文学建立起批判精神的伟大作家,是“自然派”文学的奠基人。他以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含泪的笑的讽刺手段,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和农奴制的腐败没落。

果戈理于1809年4月1日生于乌克兰的地主家庭。祖母是讲唱民间故事和民谣的高手,父亲特别喜爱文学、尤其是戏剧,这些都对果戈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28年,果戈理前往京城彼得堡,准备在文学界干一番事业,却举步维艰,生活困顿。他体会到了“小人物”的艰难。1830年,果戈理有幸结识了著名诗人茹科夫斯基,又于翌年与普希金相识。二位作家对他很关心,给予他良好的影响。这一时期,他发表了成名作《狄康卡近乡夜话》。

《彼得堡故事》是果戈理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作品都是以沙俄京城彼得堡生活为题材。其中的《狂人日记》、《外套》等继承普希金描写“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传统,描写了小官吏、小职员的不幸遭遇,并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1836年,果戈理创作出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标志着果戈理的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已经成熟。

剧中的市长集中表现了俄国官僚制度的丑恶,这一典型已成为俄国官僚制度的象征。而赫列斯塔科夫则是彼得堡官僚习气的典型代表。他的轻浮浅薄、善于自我吹嘘、撒谎成性的恶习,非但没有引起怀疑,反倒被看作是钦差大臣的确证,这实际上从侧面表现了彼得堡官僚的特征。

《钦差大臣》在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意义重大。果戈理意在通过此剧暴露专制制度下俄国官僚社会的丑恶。

这种颇具典型意义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更加鲜明地体现在长篇小说《死魂灵》中。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五中第二部分 《死魂灵》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知识点六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