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七章 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五

观看视频学习


果戈理简介


《死魂灵》


玛尼洛夫


科罗皤契加


罗士特来夫


梭巴凯维奇


泼留希金


乞乞科夫

《死魂灵》

教师讲解

长篇小说《死魂灵》(第一部)(1835-1842)是俄国第一部充分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特色的作品。

该作与同时代许多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一样,以漫游情节作为小说的主体结构。乞乞科夫的行迹串联起幅员辽阔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画面。独身的中年绅士乞乞科夫同他的跟班比德尔希加、马车夫绥里方坐在一架三套车上,组成一个旅团,先到某省会,然后走出这座城市,沿着俄罗斯的道路,来到乡村,最后又回到省会。小说就是在漫游框架中繁衍出无数妙趣横生的枝节,不断扩大社会视野,结识形形色色的人物。果戈理给乞乞科夫安排的漫游路线,就在于“把整个俄罗斯反映出来。”

果戈理让读者跟随乞乞科夫到乡间,把先已存在的确定下来的人物用情节加以繁衍铺陈,于是,俄国农奴制度下农村的衰败景象——特别是农奴主精神上的衰败便一一通过场景展现出来。这是社会小说的特点。

书名的含义。在俄语中,“魂灵”一词,既指人的精神世界,也指人身为地主所有、可以买卖的农奴。“死魂灵”就是指已死的农奴。另外,“死魂灵”隐喻书中人物在精神、道德上都已死去,是一群行尸走肉似的人。第三,强调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出于虚构,是小说家言,不必认真。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果戈理通过对人物形象典型性及其个性做夸张的描绘,达到了讽刺批判的效果。


下面你可以选择知识点五中第三部分 玛尼洛夫学习,

也可直接进入知识点六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