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资源
1.崔连仲:《古代印度种姓制度》.pdf
简介:种姓制度是在印度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种姓制度就是等级制度,它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但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等级关系也没有像这种制度所表现的如此森严、如此复杂、如此持久。
2.穆宏燕:《印度文化特征成因探析》.pdf
简介:印度文化注重冥想,在极度冥想中构建宇宙空间,由此架构人在宇宙空间中的序位,由此形成印度社会中的差别意识与分裂意识,进而形成印度极其多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婆罗门垄断话语权导致以诗代史,导致印度缺乏大一统王朝。婆罗门的话语权又把一个四分五裂、邦国林立、异见林立的“国家”形态以印度教统摄精神领域而维系数千年,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现代印度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
3.汤一介:《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pdf
简介: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传入: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印度佛教的传入,第二次是明中叶到清初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第三次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的全面传播,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外来文化的冲击必然引起传统文化结构的震荡和改变,本文考察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比附”、“冲突”、“融合”的三个阶段,探讨了中国文化开放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