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陇右地区是汉唐时期中原文化积淀相当丰厚的地区,虽然李元昊在嗣位后设立蕃学,强调保留党项民族习俗,却不能改变党项族接受中原文化传统和加速汉化的趋势。自党项族势力形成之时起,汉族官吏、士人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这些汉族士人的传播与推导下,使儒家思想成为西夏统治者、官员、贵族治理国家、修养道德的指导思想,尤其在党项族的社会上层,读书明理成为时尚,对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夏文化中最具党项民族特色的是李元昊、野利仁荣创制的西夏文字。在西夏统治者的提倡和保护下,佛教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兴盛起来,成为西夏地区最为流行的宗教。西夏的文学、音乐、绘画、书法艺术等在程度不同地受到中原传统影响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党项族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金】 金朝建立后,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不断受到辽、宋制度的影响,其国家与社会制度也逐渐摆脱了原来简单质朴形态,而不断发展完善起来。
金朝建立之初,中央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和运作,实行“勃极烈制度”。这是一种保留了女真族军事民主时代贵族议事会的形式,适应女真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女真民族特色,明显表现出完颜皇族和宗室权贵家族联合执政特点的一种中枢决策机构与制度。所有军政大事,须经诸勃极烈共同讨论决定,形成对皇帝权力的约束。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越来越难以适应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因此,金熙宗即位后,毅然废除勃极烈制度,模仿唐宋推行“三省六部”制度。
在地方上对女真族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狩猎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军事民主制度下自然发展为女真族的军事组织。阿骨打时期,演变成与州县制并行的管理女真族的地方行政机构。金熙宗以后,由于女真族本身的社会进步和受到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猛安谋克制度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金世宗以后对猛安谋克制度及组织进行过多次整顿,至金章宗时,猛安谋克只是作为军事组织被保留下来,地方上的猛安谋克则成为管理女真族屯田生产的机构。
金朝建立之初,官员多由女真族的大小贵族、酋长等担任。在占领辽朝统治下的幽云地区和灭亡北宋前后,先是借鉴辽朝的北南面官制度,实行女真族的北面官和任用汉官管理州县的两种制度,随之又参用北宋职官制度,使金朝官制中中原官制的成分日益扩大。金朝在留用辽宋官员的同时,也开始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并因辽、宋士子所习的差异,规定了不同的考试内容,号称“南北选”。后来又增设女真进士科,并建立了“国子监”培养官僚预备队,学校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
金朝初年,对女真族实行国有土地制度下的“牛头地”制度,这是一种带有原始公有制残余的奴隶制土地占有和生产方式。自天会十三年(1133年)起,金朝陆续把“内地”的女真猛安谋克户迁往中原地区,计口授田,使其由原来的集体耕种转为家庭的个体经营。并在中原地区发达的租佃关系的影响,使猛安谋克内部的阶层分化日渐扩大。而在原来辽、宋州县地区,则依然延续了原有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两税赋役制度。
金朝的政治制度经过金熙宗、海陵帝、金世宗诸帝的改革措施,基本上与金朝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奠定了中国北方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至金章宗即位后,金朝社会呈现了全面繁荣发展的局面。
金熙宗以后,由于大规模战争的停止,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地区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经济也日渐得以恢复。尤其是金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生产,使金朝“内地”的开发成就尤其明显,不仅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起色,手工业在继承渤海、辽、北宋技术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发展,纺织、制盐、陶瓷、矿冶、造纸、印刷等部门水平较高。商业贸易也有所发展,在原有商业城市的基础上逐渐兴起了一些新的商业城市,在各主要城市之间还兴起了许多市镇,形成了局部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经济的纽带。
在文学艺术领域,上承辽、宋之余绪,在诗歌、戏曲、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涌现了许多汉文化造诣较高的女真族知识分子。他们与汉族文人一起,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北方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金朝对北宋、南宋的战争曾经对中原相对先进的经济文化造成过灾难性的破坏,但是,随着金朝在淮河以北统治的确立,大批女真族进入中原,越来越多地接受了以汉族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摆脱和克服本民族的落后因素,大大加快了女真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农业经济已经成为金朝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特别是女真猛安谋克户迁入中原屯田生产,使女真族在较高的水平上继承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受到了租佃生产关系的影响,加速了女真族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和演进。儒家思想对女真族社会各阶层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以其统治集团和社会上层尤其明显,金熙宗以后诸帝都接受过儒家思想的系统教育,他们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和修身养性的思想武器,着意笼络和重用汉族士大夫,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用女真文翻译儒家著作,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也无不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内容,这对于改变女真人的精神风貌,提高女真族的民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夏王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