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方古典史学的特点
 |
阿庇安 |
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希腊罗马历史著作首要特点是它的人文主义。早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当中,先民们就已经提出了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从古代希腊一直传颂至今。历史是关于人的事迹,人的目的,人的成功与失败的记载。《历史》中记载的是人而非神,拯救了希腊。修昔底德称:“人是第一重要的”。 从李维到塔西陀,从波里比阿到阿庇安他们所记载的都是人事而不是神事。虽然书中常常会承认神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要在人类行动者的人格中寻找出一切历史事件的真实原因。
强调道德垂训作用,垂训后世是古典史学的基本目的。在古典时代的历史学家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变化治乱兴衰是同人们道德活动密切相关的,所以历史垂训主要是道德评价,对历史事件历史任务的道德评判,给旁观者、后人以道德教训。正如波里比阿所明确指出的,历史是一门以事实为教训的哲学,它不仅使人们从中获取广博的知识为满足,同时还当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他认为“求真”和“实用”是历史学家的天职。不仅波里比阿如此,古典时期其他历史学家也是这样做的。
注重文笔的优美,古典史学著作一般同时又是文学著作。希罗多德的历史行文流畅押韵,被称为是用散文写成的史诗;修昔底德运用大量演说辞,文笔冷峻,文字简洁;李维则有希罗多德的风格,文词华美;塔西陀则似修昔底德言简而意远,文约而事丰。
具有宏观视野和整体观念。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就是那个时代希腊人所知的世界;波里比阿的《通史》所记载的不只是罗马人的历史,也是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史》。同样具有世界主义视野;李维的《建城以来罗马史》写的就是罗马自建城以来至奥古斯都时代晚期的罗马兴衰史,也具有辽阔的历史视界,是一部综合性的通史;即使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样专门写战争的著作,却也历时27年,在相距遥远的各地爆发的战争,这种宽阔的历史眼光是不可缺少的。
古希腊史学家所具有的求真探索的精神,在史学上树立了一座理性批判的丰碑,为古代罗马史家及后世史家继承发展,为近现代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试图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以及历史表象后面的深层原因,这就使得历史的功能及特色日益明显。
我们认为:以优美的文笔如实叙述过往人事,对其进行道德评判,从中揭示出历史道德教训及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古典史学的基本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