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5页。。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遣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采,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根据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最初引起了争端的是腓尼基人。他们说,以前往在红海沿岸的这些人,在迁移到我们的海这边来并在这些人现在还居住着的地方定居下来以后,立刻便开始走上远途的航程;他们载运着埃及和亚述的货物,曾在许许多多地方,就中也在阿尔哥斯这样一个地方登陆。阿尔哥斯在今天通称为希腊的地区中,是在任何方面都优于其他国家的。他们来到阿尔哥斯这里,便陈设出他们的货物来进行交易。到第五、六天,等几乎所有的货物都卖完的时候,又有许多妇女来到海岸这里;其中有国王的一个女儿。他们说她的名字和希腊人的名字一样,叫做伊奥,她的父亲就是国王伊那柯斯。妇女们站在船尾的地方挑选他们最称心的物品,但这时腓尼基人却相互激励着向她们扑过去。大部分的妇女跑开了,伊奥和其他一些妇女却给腓尼基人捉住,放到船上并给带到埃及去了。
和希腊人的说法不同,根据波斯人的说法,伊奥就是这样地来到了埃及,而从这件事开始,也就惹下了祸端,他们说,在后来,又有某些希腊人(他们说不出这些希腊人的名字)在腓尼基的推罗登陆并把国王的女儿欧罗已劫了去。在我看来,这些人多半是克里地人。这样一来,他们就报复了先前所受的损害。可是后来,他们说,希腊人又犯下了第二次的不义之行。原来他们(指希腊人——译者)乘着一只长船到科尔启斯的埃阿城和帕希斯河那里去;在他们把到那里去应办的事情办完以后,却从那里劫走了当地国王的女儿美地亚。科尔启斯的国王派了一名使者到希腊去,要求赔偿损失并送回公主,但是希腊人回答说,既然阿尔哥斯的伊奥被劫后,他们都不曾从对方得到赔偿,故而这次他们也不准备给科尔启斯人任何赔偿了。
他们还说,后来,临到下面的一代,普利亚莫斯的儿子亚力山大这个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想从希腊给自己强夺一个妻子,因为他深信,希腊人过去既不曾赔偿,他自己当然同样是不会赔偿的了。因此他便劫走了海偷。希腊人起先决定把使者派出去,要求送回海偷并赔偿因掠夺而引起的损失。但是在希腊人提出了这个要求时,对方却提到了美地亚被劫的事情作为口实;他们提醒希腊人说,希腊人只是要求别人赔偿,而自己却不赔偿别人,又不在别人要求时把自己劫走的人送还。
直到现在为止,问题只不过是在于双方相互进行掠夺而已。但是到后来,波斯人认为希腊人应受到的指责可就大了,因为在他们侵略欧罗巴之先,希腊人就率领着一支军队入寇亚细亚了。他们说,劫夺妇女,那是一伴坏人干的勾当,可是事情很明显,如果不是妇女她们自己愿意的话,她们是决不会硬给劫走的,因此在被劫以后,想处心积虑地进行报复,那却未免愚蠢了,明白事理的人是丝毫不会对这样的妇女介意的。波斯人说,在希腊人把妇女 不是今天的红海,这里指波斯湾及具附近的水域而言。长船是战船,当时的商船是圆形的。 指傅说中雅孙和阿尔哥号船员出征的事情。拐跑时,他们亚细亚人根本就不把这当作一回事,可是希腊人却仅仅为了拉凯戴孟的一个妇女而纠合了一支大军,侵入亚细亚并打垮了普利亚莫斯的政权。自此以后,他们就把希腊人看成是自己的仇敌了。原来在波斯人眼里看来,亚细亚和在这个地方居住的所有异邦民族都是隶属于自己的,但他们认为欧罗已和希腊民族跟他们却是两回事。
以上就是波斯人对这一事件的经位的叙述。他们认为希腊人攻略伊里翁(即特洛伊——译者),是他们敌视希腊人的开端。然而在谈到伊奥的事件的时候,腓尼基人的说法和波斯人的说法不同。他们否认在带她到埃及去的附候曾使用任何强暴的手段;他们说,伊奥本人在阿尔哥斯便和停泊在那里的一只船的船主有了来往,而在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的时候,羞于把这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并害怕给他们发党,便在腓尼墓人离开的时候心甘情愿地随着他们一同乘船走了。以上便是波斯人和腓尼基人的说法。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合乎事实,我不想去论述,下面我却想指出据我本人所知是最初开始向希腊人闹事的那个人,然后再把我所要叙述的事情继续下去,不管人间的城邦是大是小,我是要同样地加以叙述的。因为先前强大的城邦,现在它们有许多都已变得没没无闻了;而在我的时代雄强的城邦,在往昔却又是弱小的。这二者我所以都要加以论述,是因为我相信,人间的幸福是决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的。 克洛伊索靳的统治时期大概是开始于五六○年。然而梭偷却正直无私,毫不谄媚地回答他说:“国王啊,我看是雅典的泰洛斯”。听到这话时感到惊讶的克洛伊索斯紧接着插上去问:“到底为什么您认为泰洛斯是最幸而的人呢?”棱偷回答说:“第一,因为泰洛斯的城邦是繁荣的而且他又有出色的孩子,他在世时又看到他的孩子们也都有了孩子,并且这些孩子也部长大成人了:其次,因为他一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当雅典人在埃列岛西斯和邻国人作战的时候,他前来援助本国人,击溃了敌人并极其英勇地死在疆场之上了。雅典人在他阵亡的地点给他举行了国葬并给了他很大的荣誉。”
棱论列举了关于泰洛斯的幸福的许多情节,这样便促使克洛伊索斯要继续问下去。在他说完之后,克洛伊索斯又问他,除去泰洛斯之外在他看来谁是是幸福的,心里以为无论怎样自己总会轮到第二位了。梭伦回答说:“克列欧毕斯和比顿,他们都是阿尔哥斯人,他们不但有十分充裕的财富,他们还有这样大的体力,以致他们二人在运动会上都曾得过奖,特别是关于他们两个人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阿尔哥斯人为希拉女神举行一个盛大的祭典时,他们的母亲一定要乘牛车到神殿那里去。但那时他们的牛并没有及时地从田地里给赶回家里来,于是害怕时间赶不上的青年人就把轭驾到自己的肩头,亲自把母亲乘坐的车拉来了。他们把母亲拉了四十五斯塔迪昂的路程直到神殿的跟前。全体到神殿来朝拜的人都亲眼看到了他们所做的事情之后,他们就极其光彩地结束了他们的一生。从他们两个人身上,神也就清楚地表示出,对一个人来说,死是怎样一件比活着要好的事情。原来阿尔哥斯的男子们围住了这辆车并称赞两个青年人的体力:而阿尔哥斯的妇女则称赞有幸而生了这样一对好儿子的母亲;母亲对于这件事,以及对于因这件事而赢得的赞赏也感到十分欢喜,她于是站立在女神的神像面前,请求女神把世人所能享受到的最高幸福赐给她那曾使她得到巨大光荣的儿子克列欧毕斯和比顿。她的祈祷终了之后,他们就奉献牺牲和参加圣签,随后,他们便睡在神殿里面。他们再也没有起来,而是就在这里离开了人世。阿尔哥斯人认为他们俩是非常优秀的人物,因此就给他们立了像,献纳到戴尔波伊神殿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