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一章>>第二节
   上一节 | 下一节 

第二节  古代罗马史学

    罗马文化是在模仿与继承希腊文化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国情,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到奥古斯都时达到繁盛。在这一过程中,罗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文化传统,对罗马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凯撒
    稍微知道古代罗马历史的人,都会对凯撒留下深刻的印象。凯撒(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44年),他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第一个深入到外高卢西部和北部,到过不列颠和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人地区,亲自目睹过当地的山川形势和风俗人情的人,给我们留下了当时的第一手资料。他精于权变,善谋韬略,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军事统帅。同时,他还擅长演说,熟悉文辞,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演说家和散文作家。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古罗马时代第一流的历史学家。有人说:“凡到过罗马的人,每走一步,就会感触到凯撒的天才。” 他初出茅庐便征战高卢,渡卢比孔河向罗马进军,他与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七世的艳史,他的种种改革措施,直到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他被刺身亡,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他传奇的惊心动魄的一生。
    作为历史学家的凯撒,他留给后世的史学著作主要有《高卢战记》、《内战记》,前书的史料价值和史学技巧都高于后书,所以我们主要以《高卢战记》为材料评说凯撒的史学才能。
   《高卢战记》共七卷,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凯撒自公元58年开始征战高卢至公元前49年才回到意大利,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在外征战并主管三个行省的政务。然而,与此同时,元老院的一些元老贵族和他的政敌们却整天在背后造谣中伤他。在这种情况下,凯撒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击政敌。凯撒并没有采取直接答辩的方式,而是委婉地,曲折地,用正面叙述事实经过的形式来为自己辩解。这样,避免了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使自己不致陷入窘困。例如,贵族元老及政敌们攻击他在高卢地区发动的多次战争未曾征得元老院的同意。对此,凯撒在书中总是会详尽的说明一些战争不得不进行的原因,以此来在暗中为自己辩护。
    所以,这本书不是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样只是叙述军事的,他这部书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本书是凯撒为反击政敌而撰写的。他计划用他这部书影响舆论,在指控他的人们面前替自己辩护,说明征服高卢并不意味着只是为自己飞黄腾达,攫取更大权利,而是高卢强加在罗马身上的一次战争。所以,它是一次必要的,爱国的战争。另外,凯撒写这本书还有意让他的敌人知道他有一支强大而忠于自己的军队做他的后盾,借此来威吓敌人。
    凯撒的《高卢战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中关于高卢地区,日耳曼地区,不列颠地区的山川形势,民族部落分布,阶级构成,财富和婚姻状况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内容,非常宝贵,对于后人研究西欧早期历史,尤其是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历史有重要价值。另外,他对于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从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里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等记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宗教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马尔克》及《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都曾把这本书当作重要参考文献。当然,在他之前,也有一些作家对这些地区做过些简单介绍,但都是传闻,因此凯撒的战记就成了记述这些地区情况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献。
    凯撒的历史才能突出的表现在善于叙事这一点上,他叙事通常寓论于史。首先,采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叙说战事的经过。全书除了第2卷的第59节,第5卷的54节,第6卷的第11节三处采用第一人称外,其余都是以第三人称来书写的。这样使得读者在读完全书后,会在无形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凯撒征服高卢并非是野心和权利的驱使,而是一种必要的爱国的行为。凯撒政敌们的诽谤也就不攻自破了。第二,凯撒常常借他人的话来披露元老院的政敌们故意陷害他的阴谋。如他借日耳曼首领阿里奥司都斯口指出:如果他杀死了凯撒,就可以换来许多罗马的显贵和要人的感激和友谊。
    这事实上是最有力的辩白。同时,他还借他人之口说出:“宽大为怀”、“公正无私”、“爱兵如子”、“仁慈善良”等品质,来说明士兵对自己的忠诚及自己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及优秀品质。以此来树立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部《高卢战记》都渗透着一种意向,其用心和影响我们必须充分注意。
   《高卢战记》不仅是历史名著,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它文笔清丽、朴素自然、简明扼要。长久以来被西方学校用作课本和拉丁文范文来阅读,他所使用的语言也形成了标准的拉丁语。被后人誉为“具有理性主义的冷静并善于创作拉丁散文的极其卓越的典范。”
建城以来史
    公元前30年到公元14年,罗马在奥古斯都元首政治的统治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太平盛世,可谓是海内一流,物富民阜。在他的统治下,不仅经济得到恢复,人们休养生息,他对文化建设的重视颇令人瞩目。奥古斯都积极罗致人才,在这一时期造就了一批文坛巨匠,如诗人维吉尔、贺拉斯等,李维及其历史巨著《建城以来史》也在这种时代氛围下诞生了。
    李维(Livy,公元前59-公元17年),出身于意大利帕塔维乌斯城一个富有家庭,它曾在地方文法学校受教育,然后接受一位职业修辞学家在政治和雄辩术方面的精心训练。他一生读书,是个善于从前辈学者中搜集史料的学者,他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公元前一世纪拉丁史学家的作品。他在世的年月,目睹罗马共和国的倾覆和帝国的建立并亲身经历了整个奥古斯都统治时代。因巨著《建城以来史》而被称为罗马最杰出的史家。李维说过:“尽我个人之能致力于世界上最优秀民族业绩的记述,那将是一种乐趣;而且即使我的声誉在这么大的作家群中隐没无闻,我也会以这些淹没我名声人的卓越与伟大慰藉自己。”他把写作此书作为对罗马这个伟大民族的有意义的贡献,这和修昔底德波里比阿相比,李维更加显现出他的爱国主义情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