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以来史》所叙内容上自传说的建城之年(公元前753年)下迄公元前9年,上下共744年的历史。第一章从伊尼斯神话故事开始,全书共写了142卷,保存下来35卷。李维把重点放在意大利,其中第二次布匿战争、同盟战争和内战是他写作的重中之重。李维曾在序文中说:“我想写一部罗马人民的历史,从罗马城的建立到我自己的时代。”他紧紧抓住了这个目标,他的全部著作的渊源就是意大利。全书贯穿一个总的观点,即赞扬伟大的罗马人民。他认为罗马兴盛和强大的原因是人民的美德,如爱国主义和公共道德观念、勇敢、纪律、节俭、对父老、政府和法律尊敬等等。通过追述罗马建国的艰辛,歌颂罗马过去的历史,来激起人民爱国的热情。
下面,我们通过《建城以来史》来看一下李维的史学思想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
他创立了通史体制。李维以时间为纵轴,把编年和叙事结合起来,从下面的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第1-5卷:从罗马的建立到高卢人攻陷罗马(公元前390);第6-15卷:截至意大利全境被征服;第16-30卷:第一次布匿战争(至公元前219年);第31-45卷:至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结束(公元前168年);第46-70卷:至同盟战争的开始(公元前90年);第71-80卷:至马略之死(公元前86年);第91-103卷:至庞培战胜米特拉达梯和提格拉尼(公元前62年);第104-108卷:至凯撒和庞培间第二次内战的开始(公元前49年);第109-116卷:至凯撒之死(公元前44年);第117-133卷:至匹克兴之役(公元前31年);第134-142卷:至德鲁苏之死(公元9年)。 李维在序言中把罗马史划分为两大时期,即古代史和近代史,他的《历史》越写到近代就越详尽,这种略古详尽的体例,构成了一部宏大的通史著作。
李维的写作的史料来源,在他手中可能有自非比阿斯·匹克脱以来所有在他以前的罗马历史学家的著作,他几乎逐字抄袭了波里比阿的著作。对于无文献可查的时段,他可能会用传说。在后期,利用了修道士年代记,法律和一些私人档案。但是,元老院的议事录、元老辩论内容等无案可查。另外,一些法律、条约等等也都在神庙或私人手中保存,元老院的档案是无法接近的。所以,李维真正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同时,李维也并不是一位批判历史学家。罗马人认为历史不是一种批判科学,不必深入探讨原因、情况和过程。历史的目的就是用清晰有趣的问题进行叙述。李维对区别传说和历史的困难感慨万千,当遇到两个不一致的记录时,他总是选择可能更大的一个,但并不总是对选择进行说明。李维缺乏对史料处理能力,且经常抄他人作品,不免缺乏独创性。
李维能够比较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他受到奥古斯都贡养,并且是奥古斯都时代唯一和皇帝本人相识的历史学家。但是,他并不趋炎附势,在记述庞培的生平事迹时,对庞培颂扬备至,使奥古斯都戏称其为庞培党羽。
宣扬爱国思想,认为写历史的目的在于垂训后世。他把历史事实当作借鉴,认为史学独特功能就是从史学研究中得到经验,研究过去的事可得教义。在历史真相的光芒下可以看清楚各种事例,可以引以为鉴。他颂扬罗马创建者的创业精神,就是要激发后代人的爱国热情。他在前言中曾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更伟大,更富有美好的范例。没有哪个国家这样晚的受到贪婪和奢侈侵入,没有哪个国家清贫和节俭在那里如此持久地受到这样大的尊崇。”李维发现国家的衰退与罗马人后来的奢侈、贪婪、不思进取有关。在他看来,道德的演变对罗马的兴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所有罗马史家一样,他也相信历史是有劝善惩恶的功能的。那么,历史应该体现道德观,提倡爱国情操,培育公共道德,他曾说:“在认识往事时……你可以注意到载于昭昭史册中各种例子的教训,从中为你和你的国家吸取你所应当仿效的东西,从中吸取你所应当避免的开端恶劣与结局不光彩的东西。”这种观念是从希腊人那里学来的,并且已经成为了罗马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辞华美、描写逼真、兼历史文学之长。深厚的拉丁文的素养,使他的书叙事畅达,语言开阔。他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场面,读之使人身临其境。李维认为历史是雄辩术,是讲究文词的说明性文章。但有时过分注重文学描写,因辞害义,歪曲历史事实本来面目。
塔西陀(Tacitus,约公元55-120年)是古代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保存下来的有:《关于演说家的对话》,《阿古利克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等。他出身显贵,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原定终身从事法律工作,所以对于雄辩术的训练对他的风格和表达方法有很大影响。但是,后来他进入政界,曾先后在三位皇帝手下担任财务官、行政长官、执政官等职。后来,他从官场隐退藏身书堆,开始从事著述事业。《编年史》是他最后一部著作,也是最精彩、最有特色的一部著作。
《编年史》公18卷,记述的是从提比略到尼禄的朱涅亚王朝诸帝的事迹。现存的《编年史》只有1至4卷,第5卷开头部分,第6卷大部分,第11卷至16卷的一部分。塔西陀在早期罗马帝国时期身居要职,亲身经理了罗马帝国早期的那段历史,他对帝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如:和平掩盖下的血腥的杀戮,专横暴虐的皇帝,曲意逢迎的元老院以及道德沦丧的国民等等。另外,《编年史》中还提及了罗马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自然灾害的发生,人口普查和早期基督教,法律的起源与演变,演说的兴衰,官制的沿革等等。所以,我们说这本书中含有丰富的史料。
塔西陀的《编年史》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与其著作《历史》一起构成了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历史的长编,是后代人研究古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作者撰史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是一位富有实事求是精神的历史学家。他在帝国政府任高级官员,这使他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官方档案资料,当事人的记述和回忆录以及帝国初期的一些主要文献等等。另外,他还亲自进行采访和调查,如:他曾经两次写信给小普林尼,请他详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的情况以及老普林尼的死因。与此同时,他不仅充分利用他当时所能得到的资料而且对史料进行认真筛选。对于相互矛盾的材料,他一般不轻信,更不会故意捏造史料:比如他曾对两则传闻提出质疑,一个是说提贝里乌斯曾亲手毒死了自己的儿子杜鲁苏斯;另一个说:尼禄一次发火踢死了已怀孕的妻子。 虽然,以上两个皇帝是极其凶恶残忍,但塔西陀还是分析他的可疑之处。他认为:未经过任何可靠权威证实的说法不能轻易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