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一章>>第二节
   上一节 | 下一节 

    阿庇安(Arrian,约公元96-175年)亚历山大里亚人。他是居住在罗马的希腊人。他生活在安敦尼王朝——一个罗马帝国看似繁荣富强的时代。他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辩护律师,为罗马世界在法庭诉讼的希腊公民辩护。他用希腊文写作,但写的却是罗马的历史,而不是希腊史。
   《罗马史》共24卷,全书从罗马王政时代写起,到公元2世纪初图拉真在位时期止,包括900年的罗马历史,可称作罗马通史。里面包括西班牙战争、布匿战争、与马其顿及米特拉达梯的冲突以及内战的全部历史,同时也有克勒特和高卢战争的片段。所以,全书可以清楚分成两大部分,即罗马与各民族战争史和内战史。
    阿庇安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李维和维利尤斯·帕忒丘拉斯,而且他还利用了许多失传的史料,另外,还有证据说明阿庇安曾利用档案文献、立法和碑铭。我们可以利用他的书来核对其他史家对同样事件的记载。同时,他的著作还为后世保留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他从流科尼利阿·西新那的作品中,获得了关于同盟战争的材料;从波里比阿的作品中获得了第三次布匿战争的材料;从李维的作品中,获得了冠以米特拉达梯战争的材料等等。他的《罗马史》大多是辑录前人的材料,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已经散佚的作品,对于进一步了解其他史家的风采有所帮助。另外,阿庇安不关心宗教方面的事情,私人生活的细节或单纯的军事史。他主要对行政、法律、制度感兴趣。所以,他的书中最好的部分是苏拉和马略之间的冲突的那段历史。
    在编纂体例上,阿庇安因为要简单叙述罗马帝国形成的全部历史,所以他大抵是以国家和重大事件来写作的,使读者能注意到一个国家或重大事件的本末始终。他在书中主要是记载罗马各次的战争,他会用一卷来叙述每一次战争的经过。比如:西班牙史、汉尼拔战争史、布匿战争史、伊利亚史、叙利亚史、内战史等等。他曾说:“我把每个国家有关的那部分历史分别叙述,略去其他国家所同时发生的事情,留到其他适当的地方再去叙述。”但这样的记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罗马历史发展的有机联系。
    阿庇安的书注重考察共和国时期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在这一点上,他的著作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重视。阿庇安在著述中指出:导致共和末年内战的基本原因是土地问题,共和初年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债务问题,而无产者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是贯穿共和国历史发展始终的。为此,恩格斯说:“在关于罗马共和国内部斗争的古代史料中,只有阿庇安一人清楚而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一斗争归根到底是为什么进行的,即为土地所有权进行的。” 这是阿庇安超越其他史家的一点。
    阿庇安的著作语言清新,朴素自然。他在撰史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质朴淡雅的风格,他用朴实无华,平淡自然的语言来探究每一次斗争发生的根源。他反对可以雕琢和矫揉造作。他的叙事引人入胜,他将罗马统治者东征而战的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还仿照修昔底德,在文中描写出演讲者发表演说的场景,并大量运用演说辞,将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阿庇安的著作也有许多缺陷。如他相信命运、神意、朕兆、神喻、灾异等并且拥有浓厚的天命观和宿命论。但是,阿庇安的《罗马史》对于国家或重大事件的褒贬,展示出了他的历史垂训功能,对读者颇有启迪和教益。同时,它至今仍为我们研究古代罗马历史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