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翻译概述
翻译概述--Part II 补充阅读--第四页
( 2. 论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理解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在翻译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原文至关重要。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翻译,首先涉及对原文的理解,没有理解,其它就都谈不上了。所以,就一个译者而论,理解是根本。如果对原文理解得不好或理解错误,那么表达能力再强也是没有用的。

    著名的西方翻译理论家尤金 · 奈达提出: “ 对所译题材必须了解,既有一般的了解,又有特殊的了解,这也是向翻译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不论译者的技艺多么高明,如果对所译题材的言外之意无所知晓,翻译中必定铸成大错。” ( 《新编奈达论翻译》, P71)

    陈廷佑先生也曾形象地说: “ 理解英文要求准确无误,这是翻译工作的基础。它同盖房子一样,基础打好了,才可以在上面盖房子;基础若是打不好,那就犹如在沙滩上盖楼,不管盖得多高多美,都得推倒重来。翻译时,如果对英文句子还没有很好理解,便径自动笔,是译不好的。” ( 《英文汉泽技巧》, P29)

    这些都有力证明了理解对于翻译的重要性,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理解,表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谈理解免不了涉及翻译的标准或翻译原则的问题。几十年前,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翻译标准。我们今天则主张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忠实”就是“信”,指的是译文要保全原文意义。要达到这个目的,做到对原文不增、不减、不改,必须先读懂原文,对原文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否则就无“信”可言,更不能“达”意。鲁迅先生曾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唇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至少肯定了“信”先于“顺”。而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事实上也已肯定了理解先于表达的重要性。

    有必要指明的是,在对原文的理解上,翻译工作者和普通读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普通读者在阅读原文时,一般是想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他可以粗枝大叶地看,只要大体上了解文章的意思就可以了;而翻译工作者却不能如此轻松,他阅读原文的目的是要用另一种语言把原文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为此,译者必须要吃透原文。不仅要明白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含义,还要读懂字早行间的隐含意思,只有这样,他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原文“忠实”而“通顺”地复述出来,否则就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

    翻译,无论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都离不开理解这个基本要求。许多人可能认为汉译英要理解的是母语不会太困难,事实并非如此。理解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有时字面上似乎明白易懂,但意思不一定一下就能吃透。下面举几个译例加以说明:

    1 、 没有群众条件,要进行价格改革是不能的。

    若译成 It is impossible to carry out a price reform without mass condition ,就犯了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什么是 “ 群众条件 ”? 实际上,通过上下文分析,这里的条件是指开展某一工作所需要的群众支持,因此 “mass condition” 意思不对。应译为“ popular support” ,即: It is impossible to carry out a price reform without popular support .

    2 、 目的是要使领导干部年轻化。
    The aim is to make our leader younger .

    这给人的印象是使现在当干部的人变得年轻一点,结果闹出笑话。这里的年轻化是一个政治或社会术语,意指年龄结构,即把更多的年轻人选进领导班子。所以确切的翻译应是: The aim is to ensure that more young people will rise to positions of leadership .

    3 、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
    Religion must not interfere with politics .

    这个译文看上去没有错,但仔细分析,这里的 “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 ” 是 “ 不以宗教的名义干预政治 ” 的意思,因此改为: It is impermissible to interfere with politics in the name of religion .

    上述这些误译追根究底,暴露了理解上的缺陷,对原句理解错误,导致译文表达得走了样,没能忠实于母语所表达的真正涵义。可见,无论在中译外,还是外译中的过程中,理解都对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语言基本功,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一般而论,造成理解错误及理解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语言功夫和文化背景知识两方面。译者的语言功夫越过硬,所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他对原文的理解就会越有深度、越透彻,表达就会越忠实于原文。

    为了进一步阐明正确理解对于翻译的重要性,拟在下面分类选用一些有待改正或改进的译例,加以对照和剖析。

 (一) 语言基本功

    1 、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1) 翻译中的错误,大多表现在词语方面。翻译时遇到难字,我们都会求助于词典。但词典只是将词语的可能含义分别列出,而词的确切含义取决于它所涉及的上下文,这就要求译者根据语境做出准确的理解。比如:

    He was an aggressive businessman who did his job well .

    误译:他是个好攻击他人的商人,工作做得不错。

    应译:他是个有闯劲儿的商人,工作干得很出色。

    误译的错误在于译者孤立地理解 aggressive 一词。英语中有些词义是中立的,本身不表示褒义或贬义,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可能有褒贬的意味,汉译时就应该用具有褒贬意味的相应词来表达。比如:

    Hitler pursued an aggressive policy after he seized power .

    希特勒夺取了政权之后,就推行侵略政策。

    此句中 aggressive 则是贬义的 “ 侵略 ” 之意。
 
第4页 共5页 跳到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