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词语对等
词语对等--Part II 补充阅读--第二页
(词语歧义、误解与误译)
 
(二) 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经常表现为两个句子的语言结构相同,即在句法这一表层结构上相同,而在语义这一深层结构上不同。请看下列句子中出现的语法歧义现象:

    例 1 :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

    a .开飞机可能是危险的。

    b .正在飞行的飞机可能是危险的。

    例 2 : Visiting relatives can be boring .

    a .访问亲戚可能是令人厌烦的。

    b .来访的亲戚可能是令人厌烦的。

    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语法歧义现象。造成语法歧义的原因多种多样,情况比较复杂。例如:

    例 3 :你叫什么 ?

    a .你叫什么名字 ? /你的名字叫什么 ?

    b .你叫唤什么 ? /你为什么叫?

    这句话的表层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其深层结构却存在极大的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例 3 来说明,第一, a 的“叫”是“叫做”的意思;而 b 的“叫”是“叫唤”的意思。第二, a 的“什么”代表“什么名字”,是询问具体事物;而 b 的“什么”代表“为什么”,是询问原因。第三, a 具有被动的含义,指被人称为什么;而 b 具有主动的含义,类似的句子还有“你喊什么”、“你笑什么”和“你哭什么”。

    汉语省略功能词“的”,也会产生语法歧义。某报曾有下列标题:“本市将成为无青壮年文盲市”。

    这个标题为节省篇幅而略去一个“的”字,结果造成语法歧义。由于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心态不同,对这个标题会有不同的理解。

    例 4 :本市将成为无青壮年文盲市

    a .本市将成为无青壮年文盲的市

    b .本市将成为无青壮年的文盲市

    熟悉文化背景和持善意态度的人,会采取第一种选择。反之,不熟悉文化背景和持恶意态度的人,会采取第二种选择。笔者曾在五名粗通汉语的美国人中间做过调查,让他们将这个句子译成英语。结果是:三人选答案 a ;一人选答案 b ;还有一人先选答案 b ,后改为答案 a 。理解不同,翻译也不同。

    例 5 : a . This city will become a city without young illiterates .

    b . This cjty will become an illiterate city without young people .

    汉语中,省略功能词是导致语法歧义的重要原因。结构简练的古汉语,存在大量的省略功能词的现象。功能词省略了,结构也就简练了。但是,理解时需要正确还原省略掉的功能词,这就增加了难度。如果译者不能正确判断省略了什么功能词,就会误解和误译。在一个美国人编写的汉语文言课本中,将“四射而散”译为: They shot four times and dispersed .在“四射”这个结构中虽然没有功能词,我们却不会误解。“四”不是表示“四次”。“四射”也不是射了四箭。在这里,“四”表示“四方”,即“四面八方”或“各个方向”,例如: “ 光芒四射”、“危机四伏”等。“四射”就是“向四面八方乱射”。“四射”在这里也不可译成 shot in four directions ,也不可译成 shot in all directions .“四射”其实是无目的地乱射,还是译成 shot aimlessly 为好。

(三) 语用歧义

    语用歧义多表现在会话之中。请看一段父子谈论某种事物的汉语对话:

    例 1 :父亲:你有几个,儿子 ?

    儿子:我有两个,爸爸。

    在书面语中借助标点符号的帮助,在口语中借助停顿、重音、和语调等手段的帮助,上述对话中“爸爸”与“儿子”的称谓语功能是清楚的。不会造成误解和误译。

    再看下面例句:

    例 2 :一你有几个儿子 ?

    一我有两个爸爸。

    书面语中去掉逗号,或口语中没有停顿,使“爸爸”和“儿子”由称谓语变成宾语,意思发生变化,甚至变得荒唐。汉语的这种语用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译。而英语名词单数和复数有不同的形式,不会造成误解。

(四) 造成误解的因素

    造成误解的因素有三个,包括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1)语言因素

    上面谈到,造成误解的语言因素包括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语言理解不准确,必然导致误译。文革时,我国流行过一个称谓词,对人表示尊重,叫他“师傅”。有人将其译为 Master ,张师傅为 Master Zhang, 王师傅为 Master Wang ,李师傅为 Master Li ,赵师傅为 Master Zhao 。 master 是个多义词,其中一个意思是“主人”,与 servant( 仆人 ) 相对,构成主仆关系。另一个意思是“师傅”,与 apprentice( 徒弟 ) 相对,构成师徒关系。 master 当作称谓词用时,是仆人对少东家的称呼,意思为“少爷”,多见于 17 和 18 世纪英国小说。 Master Zhang 的意思是“张少爷”,而决不是“张师傅”。如果把一位姓张的女师傅称作 Master Zhang ,更是男女不分了。
 
第2页 共3页 跳到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