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习语的翻译 | ||||||
习语的翻译--Part II 补充阅读--第三页
(一)浅淡谚语的翻译 |
||||||
3. 语谚语汉译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很多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或成语只是相当而不是相等。译时若片面追求“地道”,译文就会在立意、褒贬、涵盖、引申和所指方面貌合神离。我们可以看一下英语报刊读物中几例流传很广的典型错译进行剖析来说明目前英语谚语汉译存在的种种问题。 ①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汉语中的“患难朋友”是指“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考验的最亲密朋友”,而此例中的“ in need ”是当事者本人处在需要帮助的“患难”之中,“ a friend ”则未必“患难”。正确译文应为“逆境见知己”或“逢难见友情”等。 例: You came to my side when I was in trouble …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 你在我倒霉时站到我这边来……真是逆境见友情”。 ② Bitter pills may have wholesome effects . 良药苦口 ( 利于病 ) 此谚中“ bitter pills" 多指“失败、冷落、痛苦、失望或关闭”等事件。整句指“现在的磨难可能对未来大有裨益。”而上译中的“良药苦口”系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简化而来,指“ 直言不讳的劝戒或批评虽不顺耳,但却大有益处”。 “劝解或批评”与“磨难”等事件显然性质不同,上译比较牵强可参考下例。 例: That setback has really given him a new resilience . As they say, “ bitter pills may have wholesome effects . ' ' 这次挫折确实赋予了他新的活力,正如谚语所说:“苦药有良效,磨难长精神”。 ③ 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 . 树倒猢狲散 此谚指那些“在面临危险时首先寻找安全或一有麻烦征兆即逃走的人”,或在相似情况下,“胆怯或小心谨慎使人们遗弃了朋友、雇主、事业等”。而上述译文比 喻“为首的关键人物一倒台,跟随者……就自然随之而散”,“散”是在“倒”之后,含嘲弄之意。而此谚中的“逃''是在“沉''之前,着重与谴责,立意有所不同。除直译“船沉鼠先逃''外,还可泽为‘‘家欲败而亲友疏”或“人将堕而朋友离”等。 例: Old Thompson has resigned , has he? Oh , well , he's no loss ; rats always leave a sinking ship. 老汤姆逊已经辞职了,是吧 ? 这没什么人不了的,船要沉老鼠总是逃 之夭夭的。 4 . 结束语 英语谚语和中国谚语一样,来自日常生活的经验,大白话的表达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道理,这些道理又是不容辩驳的。中英文谚语的翻译不仅需要翻译者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有坚实的汉语基础:这是一个正确理解中英谚语和创造性的运用两语再现谚语原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特殊现象,仔细分析一些翻译实例,总结一些规律,再加以必要的练习,就可以很好的掌握中英文谚语的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