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逻辑与翻译
逻辑与翻译--Part I 课文学习--第二页
( Logic and Translation )
 
[7] The approach of inquiry uses the tools of rational thought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 .

    这种探索研究需要用理性思维和实验方法为手段。

    一般人容易把 rational 译为“合理的”,把 thought 译成“思想”,其实在本句,前者应是“理性的”,后者应是“思维”。 rational thought 应译为“理性思维”,即“抽象思维”。如果把这句话译成:“这种探索研究使用合理的思想和实验的程序这些手段”,则给人以模糊的概念,因为“合理的思想”不是“手段”。 Experimental procedure 是“实验方法”,科学研究上传统做法就是实验。把这条术语译为“实验的程序”,显然不妥。

  1.2 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动作或状态的词,是句子的谓语或谓语的组成部分,对句子的语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句子能否正确理解,关键在于动词,动词的语义抓住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因为动词决定句中各逻辑概念的关系。

 [1]Next room , a larger than expected audience of 300 attended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ser Atmospheric Studies , which will be covered separately next month .

    第九届国际激光大气研究会议在隔壁大厅里举行,出人意料的是,竞有多达 300 名听众列席。会议的情况,将于下月另文报导。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 covered ”,抓住这个词义,翻译思维就有了框架。根据本句的修辞可知,这一句是新闻报导体。因此“ covered ”是“新闻报导”的意思。顺便提一下:“ a larger than expected audience of 300 ” 按语法理解,为“超过原预计的300 名听众”,按逻辑分析,这种理解显然不妥,既然是国际学术研究会是很隆重的会议,与会者应该是会议代表,怎么叫做“听众”呢 ? 只有列席人或旁听人才能叫会议的听众。根据新闻报导体,应译成:“出人意料的是,竞有多达 300 名听众列席”。此外,“ room ” 一词,根据逻辑分析,不是“房间”,而是指“会议大厅”。房间的面积一般很小,怎么能容纳那么多人呢 ?

    这样,根据逻辑分析和判断,确定了词语在语言中的效用后,不仅理解了表层结构,而更重要的是把握了深层语义,翻译表达,毫无困难。

 [2]Albert Einstein , 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 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借助于数学来完成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他是通过数学得出这一理论的。”这句译文摘自某出版物。我们从逻辑上考虑,译文有逻辑问题。“爱因斯坦发展了相对论”,试问:谁是相对论的创始人呢 ? “ develop ”不应译成“发展”,可译为“创立”。因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符合事实。而且, develop 也有“创立”的意思,“发展”是它的基本意思罢了。

 [3]The pupil of the eye responds to the change of light intensity .

    眼睛的瞳孔随光线强弱变化而变化。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 “眼睛的瞳孔”,宾语是“光线强度的变化”,两者的意思是鲜明的确定的。根据主语和宾语的确定意义,结合“ respond to ”的基本意义“响应”进行逻辑判断,其具体意义应该是“随…而变化”。

 [4]Her dirty petticoat quite escaped my notice ·

    我并没有看到她的肮脏的衬裙。

    escape 是“逃脱”,“避免”的意思, notice 是“注意”,如果我们说,“逃脱注意”就不符合逻辑。 quite escaped my notice 是“完全在我的注意力之外”的意义,根据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译之为:“我没有看见”。

 [5]So naturally do men give up honor and justice and even Christianity to secure themselves.

    自然,为了保全自已,一个人的确会不顾人格,不顾正义,甚至不顾基督教的信仰。

    “give up”是“放弃”,“中止”,“自首”,“引渡”等义,为什么译之为“不顾”呢 ? 因为它与下文的宾语“人格”,“正义”,“信仰”成为述宾结构,语言逻辑贴切、自然,译文的可读性好。

 [6] I found my pupil sufficiently docile , though disinclined to apply .

    我发现我的学生是够驯服的,不过不大肯用功。

    “ docile ”是“听话的”,“容易教的”,“驯服的”。 though 是副词,“可见”,“但是”表示转折。“ disinclined to ”是“无意于”,“不愿意”等义。整句的意思是:“我的学生很听话,但是不愿意“ to apply ”。这动词在这里为不及物的,意思是:“适合”,“适用”,“申请”,“努力”,“专心”等。 though 的前面部分是肯定的,后面部分必然是否定的。因此,把 apply 译为“用功”是符合逻辑的。

 [7]I leave it to any man to judge what difficulties presented to my view

    让任何人来判断一下摆在我面前的困难吧。

    leave 在这里是“让某人做某事”,“ it ”是形式宾语,代替“ to judge … my view ”, any man 是不定式的逻辑主语。 view 是“视野”,“眼界”之义。根据句中已知的准确语义, “ presented ”是“呈现”的意思。因此,把黑体字部分译为“摆在我面前的”是合乎逻辑的。
 
第2页 共8页 跳到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