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学习>>逻辑与翻译
逻辑与翻译--Part I 课文学习--第三页
( Logic and Translation )
 
[8] Elizabeth tried to join in her father's pleasantry , but could only force one most reluctant smile .

    伊丽莎白尽量凑着父亲打趣,可是她的笑容显得极其勉强。

    pleasantry 是“玩笑”,“幽默”,“诙谐”等义。“ her father's pleasantry ”是表语性连系式名词.意思是“她的父亲开玩笑”。因此, but 前面句子的意思是:“伊丽莎白尽量去分享父亲开玩笑的欢乐”。“ force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逻辑判断“ force ”的意思应是“强制”,“强加”。“ force a smile ”是“苦笑”,“强颜欢笑”。因此,这句似可译成:“伊丽莎白尽量去分享父亲的幽默,可是,她只是强颜一笑,十分勉强。”这句译文似乎更准确,更符合逻辑。把 join in her father's pleasantry 译成“凑着父亲打趣”,此译不妥,因为“打趣”是“拿人开玩笑”或“嘲弄”。既然“拿人开玩笑”,怎么下文还是“苦笑”且“十分勉强”呢 ? 逻辑上就不合理了。

2. 修饰关系的逻辑分析

    句子里的词语之间,在许多情况下按语法分析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修饰语和被修饰语方面的问题,有时一个副词修饰语修饰几个并列的谓语动词,有时几个副词修饰语修饰一个谓语动词,有时几个形容词修饰语修饰一个名词,只有靠逻辑分析和判断才能准确决定它们的关系,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2.1 共干多支结构

    这是指句子基本成分共用或基本成分的修饰语共用,例如主语或宾语有两个名词,多个修饰语,主语和宾语是主干,修饰语则是分支。一个谓语动词有多个状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语或宾语;或几个动词,一个状语等。正确判定这种结构中词语的关系,需要逻辑分析。例如:

[1] Intense light and heat in the open contrasted with the coolness of shaded avenues and the interiors of buildings .

    露天场所强烈光线和酷热,与林荫道上的凉爽和室内的阴凉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句的主语名词 light 和 heat 带有前置定语 intense 和后置定语 in the open ;介词宾语 the coolness 带有两个定语。这就是一种共干多支结构。翻译这种结构,只凭语法分析,无法确定“干”和“支”的具体修饰关系。在“ Intense light and heat in the open ”中,从语法分析,译成“强烈的光线和露天场地的炎热”,把“ the coolness of shaded avenues and the interiors of buildings ”译成“林荫道上的阴凉和建筑物的内部”也无可厚非。因为译文符合语法结构。但是,如果从逻辑上考虑,这种译文就有问题了。试问:“强烈的光线和酷热怎么能与“室内”相比较呢 ? 根据逻辑学比较只能是同类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的两个事物或同属性的某方面才能比较。“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相比较呢 ? 所以从逻辑分析上看,我们的译文是合理的。

[2] He picked up a book , his glass of beer and the bottle , walked out the porch for the sun — lounge and carried them out to a shady corner of the garden .

    他拿起书本,端上那杯啤酒,拾着酒瓶,到门廊里取了躺椅,然后,统统搬到花园里一个背阴处。

    这一句中,三个宾语共一个谓语,为了防止误解,译文最好重译出谓语动词,成为述宾结构,以便更符合汉语习惯。

[3] Scientists often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points and make experiments carefully and objectively to verify them .

    科学家经常提出自已的观点,而且细心而客观地做实验加以证实。

    这个句子 and 后面的部分,一个谓语动词,一个不定式动词,两个状语: carefully and objectively ,到底是 carefully 修饰 make , objectively 修饰 to verify ,还是 carefully and objectively 共同修饰 make 呢 ? 从语法上很难分辨,虽然一般认为:如果 objectively 是修饰 to verify 的,应放在其宾语之后,但并不能成为一条规则。因此,只能通过逻辑分析和判断两个并列的状语共同修饰谓语动词比较合理。如果 objectively 修饰 to verify ,其逻辑理由不足,因为做实验就是客观地证实观点的手段,用 objectively 修饰做实验,则更加强了客观性。

[4] A theory is the more impressive the greater the simplicity of its premises is , the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 it relates , and the more extended is its area of applicability . (Einstein)

    一种理论的前提越简单,描述事情的类型越多样,应用的范围越广阔,则该理论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刻。

    这个句子的思维形式是“ the more … the more …”,即“越…越…”。一般而言,其结构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这一句,由于一个主句,接了三个从句,所以,把主句放前,三个从句放后。我们这种考虑的根据在哪里呢 ? 先看主句:“一种理论给人的印象越深刻”。这个意思是确定无误的,而且,它表达一种结果。有果必有因,提示我们去找原因。后面并列的三个从句,首先从结构上看,与表示原因的结构相符,再从内容上看,正好是主句表达的结果的原因。因此,我们的翻译无误。

 
第3页 共8页 跳到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