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
  (1)Cr(CO)6+丁烯→    (2)Mo(CO)6+CH3CN→     (3)Co(CO)3(NO)+PPh3
  (4)CpCo(CO)2+双烯→     (5)(η5-C5H5)Fe(CO)2Cl+NaC5H5
  
解:

  11.试说明第二、三系列过渡金属元素比第一系列过渡金属元素更容易形成原子簇化合物。
  
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轨道的大小问题。由于3d 轨道在空间的伸展范围小于4d 和5d, 因而只有第二、三过渡系列的元素才更易形成原子簇化物。

  12.解释什么是协同成键作用。
  
解:CO 中C 上的孤电子对5σ 填入金属离子的空轨道形成σ 配键。为了不使中心金属原子上过多负电荷累积,中心金属原子可以将自己的d 电子反馈到CO 分子之上形成反馈π 键。这种成键作用叫协同成键作用,生成的键称为σ- π 配键。反馈π 键的形成, 使电子从中心金属原子转入CO 的π 键(等价于CO 的上述σ 配键和反馈π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协同作用十分重要,因为金属的电子反馈进入CO 的π*轨道,从整体来看, 必然使CO 的电子云密度增大, 从而增加了CO 的路易斯碱度, 即给电子能力, 给电子能力加强, 结果又使σ 键加强另一方面, CO 把电子流向金属生成σ 键, 则使CO 的电子云密减小, CO 的路易斯酸性增加, 从而加大了CO 接受反馈π 电子的能力, 换句话说, σ 键的形成加强了π 键。

  13.举例说明π- 酸配位体与π -配位体的成键特征和π 酸配合物和π 配合物的异同,下列配位体,哪些是π-酸配位体?哪些是π-配位体?
CO、C5H5- 、N2 、CN-、 PR3、 AsR3、 C6H6、C2H4 、C4H6(丁二烯)、 bipy、 phen

  解:π-酸配体给出σ 电子,接受反馈π 电子,π-酸配体配合物是涉及双中心的σ +π 的协同成键方式。而π 配体是以π电子去进行σ 配位,接受反馈π 电子,π配体配合物是涉及三中心的σ +π的协同成键方式。

返回题目 首页 上一页  页次:4/4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