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
教师讲解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在20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绘画,后扩展至音乐、文学等领域。表现主义反对客观再现,强调主观表现。即,艺术创作的任务在于表现主观的真实,内在的本质,永恒的品格。为此,他们可以摒弃外在的“形似”,细节的真实,和暂时的现象,而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手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19世纪末,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1912)的戏剧,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声。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是卡夫卡和捷克的科幻作家恰佩克(1890—1938)等。而美国的奥尼尔和德国的布莱希特,也有一些出色的表现主义作品存世。
表现主义绘画 鬼魂奏鸣曲
尤金•奥尼尔(1888—1953),开创了现代心理悲剧。重要剧本有:《天边外》(1920)、《琼斯皇帝》(1920)、《安娜•克里斯蒂》(1922)、《榆树下的欲望》(1925)、《伟大之神布朗》(1926)和《悲悼》(1931)等。而《毛猿》(1922)则常被看作是他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