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他从1929年起开始了他庞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创作。这个体系以一个虚构的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地理背景。福克纳自称是这块土地的唯一拥有者兼业主,按照他的构想,这个县在约克纳帕塔法河与塔拉哈彻河(实际上是田纳西河)之间,各种各样不同身分、地位、职业的人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大故事,而这个大故事又分成若干个小故事。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写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典型特征,表现了这个社会自1800年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百多年里各个阶级之间、各个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并且主要刻画了几个南方家族的兴衰。这些家族的故事构成了不同的小说。福克纳花费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出了这个“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人们认为,自从巴尔扎克之后尚没有人做过这样宏伟的工作。
美国南方种植园
在这个世系中,《喧嚣与骚动》最有代表性。
此外,《当我弥留之际》(1930)在艺术技巧上很能体现福克纳的风格。全书每一节都由其中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大量采用了内心独白或意识流的手法。
《八月之光》(1932)具有明显的反种族主义倾向,被认为是福克纳小说创作中最具现实主义特征的一部。小说揭露了美国南方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给主人公裘•克里斯默斯带来的巨大不幸与灾难。
《押沙龙!押沙龙!》(1936)以《旧约》中押沙龙的故事为情节基础,描写了塞德潘家族成员的故事。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它通过塞德潘家族的兴衰史刻画了美国南方社会特有的矛盾,并包含着对这个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