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比伦人发明的一种文字。苏美尔人将自己发明的当时世界最古老的图画文字符号,进一步演变成楔形文字。由于它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笔划,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所以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这种文字以泥板为“书”记录各种语言现象。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三、名词解释
1.楔形文字。
古代巴比伦人发明的一种文字。苏美尔人将自己发明的当时世界最古老的图画文字符号,进一步演变成楔形文字。由于它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笔划,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所以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这种文字以泥板为“书”记录各种语言现象。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2.梵语文学。
梵语是古代印度文学共同使用的语文,因此,古代印度文学通称为梵语文学。它的发展时期大体可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古典文学时代。
3.“吠陀”。
吠陀原是“知识”、“学问”之意,后成为印度人的宗教经典。《吠陀本集》共分为四种:即《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娑摩指祭祀用的歌曲,即颂神歌曲)、《夜柔吠陀》(“夜柔”即祭祀,是说明祭祀如何进行的书)以及《阿闼婆吠陀》。其中最古最主要并具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是印度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歌总集。
4.摩西五经。
犹太教经典《旧约》的一部分,又称经书或法律书,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个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神话和传说,以及犹太教所订的教规国法,托名创国英雄摩西受命于天而写成的,所以被称为“经”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