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十三章 古代亚非文学->本章练习

四、简答题

1.古代亚非文学的特征。

首先,古代亚非文学较多方面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制社会的社会生活。其次,古代亚非文学在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保留至今的作品有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抒情诗、叙事诗、故事、寓言、箴言、传记和戏剧等等。而所有这些文学样式都带有鲜明的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第三,古代亚非文学在它产生过程中还受到宗教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许多作品的内容都含有宗教思想或染上了宗教色彩。

2.《吉尔伽美什》的内容。

首先,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其次,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吉尔伽美什探索死亡奥秘遭到失败,但他这种一心要认识自然法则、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却带有怀疑和反抗神主宰人的命运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神的意志和安排的一种挑战。第三,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3.《吉尔伽美什》独特的艺术表现。

首先,史诗在艺术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

其次,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形成了早期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

第三,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它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4.《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的贡献。

《罗摩衍那》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首先,它为此后的长篇叙事诗开辟了道路。作品对政治、爱情、战斗和风景等的描绘,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而政治、爱情、战斗、风景等在后世的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中,则成了必不可少的四种因素。其次,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形象,不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印象。第三,史诗以抒情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衬托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罗摩衍那》语言生动流畅,比喻丰富多彩。

总之,它作为“最初的诗”,对印度文学文体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5.希伯来文学遗产的特点。

首先,它反映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它的背景是原始氏族末期和奴隶制社会。

其次,希伯来文学的思想特点是一神论犹太教思想。它的文学思潮以宗教为中心。它最初不是严格的一神教,在被巴比伦俘囚后才逐渐完成犹太教义,编成圣经,成为后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书的土壤。

第三,它受过四邻文化古国的影响,如天地创造、洪水方舟等神话和巴比伦的极相似;“智慧文学”深受埃及的影响,戏曲、牧歌和小说等受希腊的影响。

第四,希伯来文学的风格是简洁、生动,高度的形象性。

第五,它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对世界各国的文学,特别是对欧美文学有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

6.豆扇陀形象的复杂性。

豆扇陀是迦梨陀娑塑造的理想国王的形象。在爱情上,他热烈、大胆而又理性地追求沙恭达罗,并用干闼婆的方式与之结婚。他没有像现实社会中的国王那样去掠夺和霸占沙恭达罗,这一行动正表现了他的思想——爱情是双方的,才是幸福的。但是,在肯定豆扇陀爱情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他爱情的悔恨和痛苦中依然铭刻着封建帝王印记。在他爱情的烦恼中也包含着王位和财产无人继承的忧伤。因而,在与沙恭达罗破镜重圆时,不能不看到在豆扇陀的爱情中蕴藏着继承王位和财产的利害关系。

7.《沙恭达罗》在艺术上的成就。

剧作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非常鲜明。首先,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迦梨陀娑在形象中融入了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使剧中人物成为当时社会中应该合理发展的艺术形象。其次,剧作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也表现了浪漫主义特色。沙恭达罗被豆扇陀遗弃,在剧情中是达罗婆娑仙人诅咒的结果。

这个非现实的、偶然性的事件,对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作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创造适合于情节发展的戏剧气氛,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剧中的自然景物被作家拟人化了,和人物形象建立密切的联系。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同样表现了剧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1      2      3      4      5

本章学习结束,进入第十四章继续学习吧!